首页   新闻中心   机构设置   专题报道   司法公开   法院工作   法官园地   法院执行   诉讼指南   法治论坛   法律法规 

 

忠实履行职责 认真审理好每一起案件

  发布时间:2012-05-02 15:29:02


    民事案件虽然琐碎庞杂,却关系民生,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作为一名民事法官,我深感责任重大,深知自己手中的审判权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几年来,我始终坚持和恪守忠于事实、忠于法律、依法公平、公正审判案件的职业准则,坚持质量第一、兼顾效率的原则,努力做好民事审判工作。3年来,我所承办的近二百件案件无一超审限、改判及引发上访,被评为农垦法院系统及省法院办案标兵。现结合自己在民事审判工作中的实践,就民事案件的审理谈几点心得体会,愿与大家一起交流、共勉。
    一、充分做好庭前准备工作,为案件审理打下基础
    庭前准备工作是庭审成功的基础。承办法官在接手案件后,应及时阅卷,审查诉讼材料,对当事人的诉辩主张、理由及案件事实有全面的了解,初步确定案件的争议焦点,理清审理思路,确定庭审调查的重点,准备庭审提纲。同时应重温或者学习与案件相关的专业知识,首先,查阅当事人在诉讼材料中引用的法律法规,全面掌握这些规定的内容,并与当事人的诉辩主张相对照,看看是否能够支持其主张,防止当事人错误引用或任意取舍。其次,适当扩大查阅范围,看看与当事人争议问题相近的还有哪些法律法规,具体内容是什么,能否在此案件中适用。必要时还应查阅专业资料,咨询专业人士,了解掌握有关专业知识。边查阅,边思考,逐步加深对相关法律法规和案件法律关系的认识。对于一些法律关系复杂或新类型案件,还应尽量从报刊杂志和网络上查找相同或相似的案例予以参考,以便确定正确的审理思路。通过认真、细致、充分的庭前准备工作,才能便于控制庭审节奏,把握庭审重点,以提高一次庭审的成功率。
    二、采取灵活多样的庭审方式,提高庭审的质量和效率
庭审工作是案件审理的重心和关键环节。庭审必须以查清事实为主线,紧紧围绕双方的焦点问题引导当事人开展法庭调查及辩论。庭审时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我分别采取了以下庭审方式:
    1.诉辩式。双方当事人文化层次较高或者有律师出庭的案件,采用诉辩式的庭审方式。开庭时在双方陈述诉辩意见后,归纳争议焦点,当事人围绕有关焦点进行举证、质证和辩论。
    2.指导诉辩式。双方当事人文化水平较低又没有律师出庭的案件,双方陈述诉辩意见后,直接就案件事实进行发问,查清关键问题,避免争吵不休,影响庭审的效率和秩序。法庭询问可以在质证过程中,也可以在质证结束后。双方当事人各自出示的证据或陈述的事实,总会有不一致的地方,同一事实有两种不同的陈述或者出示了多份证明相反的证据,这时可以将其选出,进行对比询问,比较两者的差异,分析哪个陈述或所举证据更接近事实。
    3.归纳总结式。在答辩状已送达时可以采用这种方式,直接归纳双方无异议的事实及争议焦点,然后围绕焦点举证。其后,进一步归纳双方认可的事实及下一阶段争议的焦点,使庭审层层深入,争议事实范围逐渐缩小。运用这一方式,在归纳无争议的事实后,也可以直接引导当事人调解,或者做息诉工作,未必将庭审程序进行到底。如上诉人宝泉岭农垦龙宝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与被上诉人李先军商品房销售合同纠纷一案,经庭审调查双方对于案件事实已无争议,庭审时在对事实作归纳总结后,及时组织了调解,提高了审判效率。
    三、做好评议裁判阶段的工作,确保及时准确裁判
    评议定论是把握案件公正裁判的重中之重。庭审结束后,切忌将卷宗材料搁置一边,投入到下一个案件的工作中,这样会使庭前的阅卷和庭审所获得的对案情的认识淡忘,将来在评议时,不得不重新仔细查阅卷宗材料,努力恢复对案情的记忆,造成重复工作。在庭审结束后,对于案件事实和证据应适时消化,及时提请评议,评议后及时制作裁判文书,从而提高审判效率。
    在裁判文书的制作方面,裁判文书内容应完整反映审理活动和裁判的形成过程,紧扣争议焦点,加强对质证中有争议证据的分析、认证,强化认证说理和裁判说理,使事实、理由、判决主文连贯统一。裁判文书的重点是论理部分,在法院认为中,通常先界定该纠纷属于什么法律关系,在纳入该法律关系框架后,继而判断民事行为的合法性,包括主体是否适格、行为内容是否合法,如是否属于无效合同等情况。在上述思路确定后,再分析各方当事人负有的义务和是否履行义务,最后适用法律确定民事责任。但由于各类案件繁简及类型不同,我分别采取以下方式来写法院认为部分:
    1.概括争议焦点式。当事人有多项争议内容时,为理清整个纠纷的脉络,确定争议的主要问题,在法院认为部分开始即将当事人的争议焦点全部概括,具体写法为“本案的争议焦点如下:1.…2.…3.…”然后逐一论述这些争议焦点。
    2.先表明结论式。在法院认为中先表明自己判断的结论,支持或不支持一方的主张,确定一方是否应当承担责任,然后再分段分层一步一步进行论证。如“法院认为,被告行为构成对原告健康权的侵害,具体理由如下…”。
    3.先原则后具体式。在法院认为中先阐述法律原则或引用法律规定,如先写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侵占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的,应当返还财产,不能返还财产的,应当折价赔偿”,然后再论述具体案件情况是否属于侵权之诉,当事人行为是否构成侵权,是否应当适用该法条,最终判决责任的承担。
    4.分别逐一论证式。在当事人有多项主张或案件审理了多重法律关系时,并不能用一个法条、一个判断概括全部内容,争议焦点也处于不同的层次上,不能一并概括,此时就应采取分类论述的方式,将争议的内容依当事人主张、依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或依不同的法律关系逐一分别进行论证。如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包含经济损失、精神抚慰金、支出鉴定费等,就应分别进行论证。
    法官在将自己的思维转化为文字,在固定的格式要求下,将自己所想落实到书面中,其文字表达能力就十分重要。受审判时间的限制,只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构建自己的写作逻辑,从对诉辩争议的概括到查明事实的撰写,从对证据的分析论证到对当事人主张事实的采信,从一般的法律原则到具体的法条解释引用,这些内容看似结构清晰,实际上在论证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逻辑混乱,而且随着民事案件的不断增多,案件类型日益复杂,判案难度也不断提高。为此,应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对新的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做到准确掌握,避免论理的生硬、晦涩。同时,认真学习司法文书制作理论,加强汉语语法学习,在语言文字上下苦功夫。
    四、充分运用调解手段,真正做到案结事了
    民事二审案件大都是当事人矛盾突出,争议较大,通过一审调解不成,判决又不服的案件,到了二审要想调解结案,难度较大。在办案过程中,应注重调解方法,讲究调解技巧,耐心细致做好当事人的思想工作,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借助外力法。如当事人一方为法人的,积极主动与当事人的主管单位联系,根据需要适时邀请相关单位负责人员协助法院调解。如上诉人八五三农场林业分场与被上诉人孙建红等五人财产损害赔偿纠纷一案,通过庭审了解,案件有调解的可能。但由于纠纷发生后,孙建红等五人曾就此事上访,八五三农场林业分场有抵触情绪。在此情况下,庭长与我积极联系八五三农场的上级主管部门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在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员的配合下,借助多方努力,最终使该案顺利调解。
    2.适当冷却法。对于一时难以调解的案件,强行判决可能会造成矛盾激化,先把案件搁下,给双方当事人一个冷静思考的时间,使其正确客观的分析自己在诉讼中的利弊,也使法官有调解余地,以便说服当事人,彻底化解矛盾。如原告哈尔滨高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诉被告庆阳农场种植回收合同纠纷一案,双方在起诉前曾多次自行协商解决,均未能达成一致意见。高泰公司起诉后,庆阳农场随即提起反诉,双方矛盾较深,且均态度强硬拒绝调解。我采取了冷却降温的方法,给双方当事人分析了诉讼中的风险及不利后果,多次电话做调解工作并数次约谈双方,给双方充分的考虑时间。该案调解虽然历时近5个月,但最终彻底化解了双方的矛盾,当事人对案件的处理结果均表示满意。
    3.位置置换法。民事案件中,双方当事人在调解时往往不愿意主动提出自己的调解方案,而是更多的愿意由对方提出方案,以避免暴露自己的调解底线。在充分吃透案情的情况下,可以采取背对背的方法,指导双方当事人提出调解方案并向法官亮出调解底线,然后采取压翘翘板的方法,反复做双方的工作,从而缩小调解差距,以促成调解。
    五、统筹安排,最大化的提高审判效率
    民一庭案件多,据省法院统计,三年来,占全省审判人员总数三分之一的民事审判人员承担了全省法院三分之二以上的审判任务。在这种形势下,如何统筹安排审判工作,最大化的提高审判效率,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严格遵守案件审理期限的规定,在保证案件质量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办案效率。对于案件流程的各种信息实时掌握,跟踪管理自己审理的案件,为自己制订合理的工作计划,收案后及时阅卷、及时开庭、及时汇报讨论、及时制作裁判文书。在案件审理上做到收结均衡,注意梳理,对于案件轻重缓急的处理做到合理把握。几年来,我审理的二审案件平均审限仅为40余天。

责任编辑:韩瑞烨    

文章出处:黑龙江农垦中级法院民一庭    

 
 

 

关闭窗口

您是第 26068900 位访客
黑龙江省农垦中级法院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汉水路82号   邮编:150090  
Copyright©2025 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黑ICP备11004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