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来,从建三江农垦法院的司法统计分析数字上看,截止2013年上半年,建三江全局劳动争议案件已占受案总数1.6%,是建院30年来受理同类案件数最高的一年,与前3年同类收案数相比,上升了近3倍。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许多用人单位(包括个体工商业主及土地承包户)在招工用人时,不愿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其原因是:是用人单位法律意识淡薄,招工时随意性大,为规避法律责任不愿和劳动者订立书面合同。另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后,就要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时还要为其支付经济补偿金等,这也是导致用人单位不愿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一个重要原因,更何况有的单位主要领导根本也不懂得签订劳动合同,缴纳劳动保险是法律的硬性规定。
(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因有相当一部分个体劳动者对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定知之甚少,不知道如何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劳动者主观随意性很强,想干就干、不想干就走,不愿意接受法律的约束。即便劳动者知道建立劳动关系应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其迫于就业压力,也不敢主动提出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所以,受害的往往是劳动者本人。
(三)劳动合同管理制度有待于完善
据重点调查推算,全局约有30%的用人单位未建立劳动合同管理台帐和相关管理制度,即使建立的,也不规范,规定不具体,操作性不强,致使管理失去基础并无章可循。
(四)劳动合同管理实际问题繁多
1、有相当一部分用人单位不与招用的外来务工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更不给缴纳保险金,为以后发生纠纷的处理,带来极大的困难和隐患;2、劳动合同内容、形式不完备,有缺陷。合同存在必备条款不全、协商条款随意;3、劳动合同签订、变更、解除、终止行不规范。4、不认真履行劳动合同。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不履行约定的各种义务,甚至有意无意侵害职工合法权益;也有少数职工不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给企业生产经营造成困难,或带来经济损失等。
二、建议与整改措施
(一)强化目标责任。各劳动保障部门负责人,应迅速对劳动合同管理工作作出具体部署,提出明确的工作目标。各有关单位应将工作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用人单位,实行年终百分考核,并与年终奖金挂钩,以有效地提高了劳动合同的签订率。
(二)强化舆论宣传。建议管局有关职能部门迅速,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利用农闲空余时间举办办培训班,开展劳动法知识讲座。提供公民,尤其是领导层的法律意识,在提高认识的同时,增强其责任感、紧迫感和压力感。为劳动合同制度的顺利推进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强化队伍建设。由于劳动合同管理和劳动用工管理的任务较重。因此,建议管局尽快建立一支立体性劳动保障管理队伍。在农场、管理区或企事业单位建立劳动保障管理站和劳动保障服务站,配专职管理员,逐步形成了场、区、站三级管理的劳动保障队伍网络,为抓好劳动合同和劳动用工管理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四)强化规范管理。在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的同时,还应非常注重抓好劳动合同的管理、履行和规范管理工作。制订了劳动合同规范文本,要求用工双方及时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鉴证手续,并做到劳动合同鉴证率达100%。为便于企业办理劳动合同鉴证,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工资分配与支付制度、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制度、劳动保护制度,以及职工奖惩制度等支撑劳动合同制度运行的规章制度,确保劳动合同履行到位。
(五)强化监督检查。1、抓举报专查。设立投诉受理室,对劳动者的举报投诉进行专案督查;2、抓日常督查。落实专人,加强日常监督和指导;3、抓专项检查和年检年审。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以检查督促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为主要内容的专项大检查,年底进行全面会查,把劳动合同签订情况作为年检年审的重要内容,并将抽查、会查情况计入考评档案。
(六)强化争议处理。建立、完善、加强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审判机关也应抽查业务骨干,及时调处并有效地化解了劳动争议纠纷,以确保了全局范围内劳动关系的和谐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