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接待来访工作是人民法院审理案件,解决纠纷工作的一部分,也是人民法院面向社会,群众的一个重要窗口。认真做好接待群众来访工作,促进社会稳定是人民法院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树立人民法院形象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真心实意,以诚待人,给人以亲切感是做好信访接待工作的基础。一般来说,来访群众都是为了解决具体问题而来;作为接待工作人员一定要以平易近人的神态,和蔼、谦逊温和的语气来缩短与来访群众之间的心理距离,赢得来访者的积极配合,同来访者交谈不能摆官架、板官脸、操官腔、拿出公事公办的官样。如果来访者所反映的问题属于政策、法律、法规规定范围内可以解决的,一定要帮助其设法解决。即使来访者提的要求过高,也应耐心解释有关政策、法律规定,说明不能满足的理由,以求来访群众的理解。
接待人员只有跟来访群众推心置腹,才能和来访群众有共同的语言,实现双向交流,群众才愿意把自己的真话、实话、心里话讲出来。所谓真心实意,一是要讲实话。对政策上、法律上有明确规定的问题,要态度明确地作出肯定性的或者否定性的回答,绝不可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辞;对正在研究的倾向性意见或不宜公开的内部规定和涉及到办案人、当事人所反映的一些问题,应遵守原则不应透露给来访人,更不能把有关部门正在配合上的意见在来访人面前流露,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矛盾。二是对未经办案人调查核实的事情不能随意表态,如果来访人急于让你作出实质性的回答,也只能用“假如事情是这样的话,最好通过什么渠道,采取什么方法解决”等,假设性的答复,以免造成不应有的后果。
二、语言婉转,言之有理,给人以随和感是做好信访接待工作的关键。接待工作人员熟悉法律、政策、言之有理、有力、有据这是信访接待工作的前提条件。接待人员要讲究策略和语言艺术,在接待问话是因人、因事而异,言不在直、达意则灵;语不在快,至现则明。有的可以直截了当地问,有的可以委婉含蓄地问,有的则不应该问。如来访人报告事实真相、请求解决困难时,应循循善诱地询问清楚,让其一吐为快;如来访人反映涉及的揭发、检举、控告的,除问明是传闻还是亲眼所见或亲耳所听到,不宜应迂回点拨某些需要进一步了解的有关情节;对于个人隐私密事,要给予保密、绝不可穷追不舍问到底,寻个水落石出,该含蓄的就婉转,若是来访者心情不好,要注意自己的表情和手势及语调,选择时机用弦外之音领会言外之意或转换话题,用巧妙的言语缓和气氛,以免造成僵局。
三、仪表端庄、言而有信,给人以信任感是做好信访接待工作的根本。接待交谈要仪表端庄、自然大方、语调和谐、语气频率适中、情绪稳定、心情坦荡、捧场不飘、指责不跳。交谈是最好凝神视对方的脸部表情、专注的倾听和记录来访者的述说,不能动倒西歪、心不在焉、心烦意乱的不尊重别人的讲话,不论来访者情绪如何偏激、措辞如何强烈也不能感情用事,作出过当的举动。同时也不能信口开河,应而不办。如果来访提的问题是在法律规定之内的就告诉他按法律规定去办,如需要请示领导和有关单位的意见及时告诉来访人,使来访人心里有数,为解决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掌握政策规定,不偏不倚,给人以公正感是做好信访工作的目的。接待人应当理解来访人到法院来,不论是揭发、检举、还是上访告状,都希望接待人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徇私情、惩恶扬善、坚持党性,不能迎上压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听来访者意见时,要将心比心,相信他,但又不能偏听偏信、先入为主。在掌握政策的情况下实事求是,不能为解决眼前问题灵活变通,无原则迁就。在执行上级指示时要尊重领导意见,正确领会上级意图。不能唯唯诺诺、乱加花边和乱发挥。在会同有关单位处理问题时,既要按责分工,有不能本位主义,要顾全大局。
五、心系群众,当好纽带和桥梁。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我们党就能获得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江总书记的话意味深长,值得我们接待来访工作者认真的学习和领会。众所周知,我们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想自己任何特殊利益。过去,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和牺牲,都完全为了人民群众谋幸福;现在,我们党排除万难,不畏艰险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同样也是为了人民的幸福和富裕,接待来访工作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人民的纽带和桥梁。
接待人员是代表着党和政府依法接待群众的来访,言行不仅代表着个人,而且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接待工作是一项具体的,实在的群众性工作,要有强烈的责任心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时刻提醒、检查自己,在思想上是否鄙视群众?在生活上是否实实在在想着群众。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就要不断的加强和改进我们的工作水平和质量,适应新的形势对法院接待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
近年来,来访中缠访、无理取闹 现象时有发生,有的谩骂、殴打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的越级集体上访等等。并对群众反映的各种实际问题,既要考虑群众的长远利益,又要着眼于群众当前面临的实际问题,这就是我们法院接待工作人员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主动靠前,抓住脉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的思想疏导工作,引导和帮助群众顾全大局,增强群众自觉克服和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接待人员要通过自身积极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让来访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要求有地方提,冤屈有地方说,有状有地方告,困难有人帮助解决。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要善于运用经济、政治、行政、法律等手段,切实为群众解决各种实际困难和问题。
接待人员面对面地做群众工作要发扬一心为公、两袖清风的工作作风,一定要格守避亲、清正廉洁、公正执法的原则。凡涉及到亲朋的事情,一律应当回避,绝不插手。要拒绝来访的馈赠,树立法官、法院的良好形象。接待人员要加强政治学习,掌握知识,加强修养,树立爱岗竟业精神,为维护社会稳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