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炳颐,男,1965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山东省沂南县人,本科学历,法律专业。1983年12月参加工作,1990年调入法院工作,现任宝泉岭农垦法院江滨人民法庭庭长。
2013年8月8日以来,黑龙江、松花江水位不断上涨,一场五十年一遇的罕见洪水席卷而来,短短数日,萝北县肇兴镇柴宝屯发生决口,江滨农场全线告急,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面对严重的水情、雨情、灾情,高炳颐同志主动向农场党委请缨,带领法庭干警奔赴抗洪抢险一线,开始了近40天的奋战,死看死守副业队大坝、查管涌、堵渗漏、紧急撤离群众、封堵向阳排干。
带病坚持不下火线
作为一名党员,抗洪期间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高炳颐同志的身影。8月份的江边,天气又闷又热,不动都一身汗,但身形瘦削的他,总是身先士卒,任凭烈日直射、衣衫湿透,灌沙袋、扛沙袋、码沙袋,一袋一袋,结结实实地垒在堤上。累了,沙袋垒不动了,他就跑去指挥、疏导大堤上的拉沙车辆,日均疏导车辆100余台。晚上,他又不顾随时都有可能溃堤的危险,带领法庭干警巡堤到深夜,脚磨破了他也没有吱声,每天坚持巡堤数公里。一个萝卜一个坑,他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连夜的操劳加之江边昼夜温差很大,到了第7天,他病倒了,身边的人都劝他会去休息几天,可高炳颐同志毅然决然的拒绝了:“我还能坚持,我要是坚持不住自己会下去的。”为了身体能快些好起来,平时吃两粒的药,他就吃四粒,就这样,他始终坚守抗洪抢险一线岗位,渴了喝上几口矿泉水,饿了就找点饼干充饥,一直坚持到最后。
任凭抗洪勇士们这般努力,无情的洪水确仍没有退却的意思,一遍一遍的刷新着历史最高水位,为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农场紧急疏散九个作业站的上千名群众,为防止有的群众心存侥幸心理,未能及时撤离,高炳颐同志磨破的双脚拖着疲惫的身体,搜寻、检查群众撤离情况,由于天黑路滑,他不时摔倒,但仍坚持逐队逐户检查,同其他同志一道,确保了群众的全部撤离。
带领法庭干警紧急支援
终于,洪水也被抗洪勇士们的精神所打动,对抗洪勇士们的坚强意志所屈服,开始萌生了退意,大家疲惫的身体得以短暂的休息,绷紧的神经得以短暂的放松,然而好景不长,二九零农场松干高台子段,由于黑龙江水北入,已成松黑两江上的孤岛,加上长时间浸泡,冲刷,已发生大面积滑坡,塌坑更是随处可见,危险只在瞬间!高炳颐同志带领全庭干警随农场突击队紧急驰援兄弟农场,到达指定地点后,只见两江水一浪高过一浪,吞噬只在一线,危险就是命令,法警出身的他,第一个接过安全绳系在腰间,跳进齐腰的江水,与陆续跳进来的战友配合,艰难摸索着铺设完彩条布,一个个沙袋又噗通地砸来,激起的水湿润了眼睛,刺骨的江风打在身上,他全然忘记,一直坚持到防线铸成。
高炳颐同志在整个抗洪抢险中,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全身心投入到抗洪抢险工作中,尽量使受灾损失达到最低,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他带领党员干部日夜守护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用实际行动帮助受灾群众,他心中装的是人民群众,想的是怎样使受灾群众尽快地重新走上正常的生活,“要干就干好”是他平常的口头禅;艰苦朴素、雷厉风行是他的生活作风;为广大职工服务,帮群众致富是他工作宗旨。在江滨农场的抗洪抢险工作中,他带领党员干部、法庭干警经过英勇奋战,圆满地完成了抗洪抢险各项工作,受到了农场党委政府称赞和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