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牡丹江农垦法院受理原告朱某诉被告衣某合伙纠纷一案,该案历经三次判决,最终经二审法院再审结案。被告对生效判决不服,非但不履行分割房屋的义务,而且与原告矛盾彼深,对立情绪严重,且多次在国家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期间到省、到京上访,给社会稳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也为农场和法院在人力、物力、财力、精力等多方面带来了巨大压力,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2012年2月,原告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对该案非常重视,院领导及办案人员多次找到农场相关部门和被告,做协调和解工作均未果。当时农场只有原、被告产生纠纷的唯一一所幼教中心,如果采取强制搬迁措施,会对200余名儿童的教育产生负面影响。执行局的干警以大局为着眼点,将不能强制执行的原因同申请人讲明,最终申请人同意暂缓执行。
2013年农场幼教中心新址落成。2014年初申请执行人要求法院恢复执行。执行局全体干警认真分析案情,明确工作思路,制定周密可行的强制执行工作预案。经法院领导统筹安排,调配全院精干力量组成12人的专案执行工作组,于5月23日8时全员到达庆丰农场,与按执行预案安排先前到达的公安、城管、社区、医院、电视台等多部门会合,一方面召开简短战前动员会,另一方面,为了体现法律的人性关怀,由院领导及执行法官找到被执行人及其丈夫,再次与其谈心,做协调和解工作,用真情真心感化被执行人,化解抵触情绪,最终被执行人主动打开幼教中心门锁,同意法院依判决分割房屋并搬出室内物品。执行干警严格依照法律规定携带执法记录仪、对所涉物品逐一进行清点并登记造册,按照被申请人的要求将物品搬运到指定地点后,在法院和双方当事人的见证下,按照判决书确定的分割线砌起了一面砖墙。在11个小时的执行工作中,我院干警着装齐整,规范执行,始终坚守在执行现场,有力地维持了执行现场的秩序,确保没有发生任何冲突。由于幼教中心内无通电照明,天色接近傍晚时砌墙人员视线不明,砌墙工作一度陷入困境。执行干警主动找来照明手电筒、蜡烛等工具,在工人身旁为其照明;两名执行法官更是不顾劳累,挽起袖子,拿起铁锹帮助工人砌墙运泥,直至帮助被执行人清理完砌墙遗留物后,方离开执行现场。离开现场时,被执行人夫妇也被执行干警的行为所感化,分别与执行法官由衷地握手相送,围观的群众也纷纷被执行法官的敬业所感动。
18时许,执行专案组的成员顺利完成了此次执行任务,尽管一身疲惫但笑脸却始终挂在每个人的脸上。砖墙不仅定纷止争,促进了和谐,也给周围百姓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律课。牡丹江农垦法院的干警们用自己严谨的工作作风和亲和的工作态度践行着司法为民,成功化解了一桩信访难案,也让法律这颗坚实的种子借春风在百姓心中开枝散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