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一片神奇的土地,一片豪迈的土地,由人迹罕至的亘古荒原变成中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成为服从国家利益,服务国家战略,抓得住、调得动的“中华大粮仓”。 让人赞叹的不仅是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历史变迁,更有北大荒人在长期开拓、奉献中凝聚成的“北大荒精神”,还有“中国曲艺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现代化大农业摄影之乡”的盛誉。在这片文化深厚的黑土地上,宝泉岭农垦法院依靠天时、地利、人和,在法院文化建设上做文章,大力倡导“文化育人、文化强队、文化兴院”,以精神文化引领院风、以制度文化公正司法、以行为文化提升形象、以物质文化弘扬法治,形成了富有时代特点、地域特色的北大荒法魂文化。
一、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强化司法为民宗旨理念
发展法院文化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滋养,真正的新文化和文化创新应该是把具有历史厚度的文化传承下来之后赋予新时代的新内涵。
培植特色文化。紧紧依托当地军旅文化、垦荒文化、知青文化平台,充分利用当地文化品牌、文化基地、文化载体、文化人才、文化市场等丰富文化资源,着力加强本院特色文化项目建设,采取“三位一体”法院特色文化项目建设措施,迅速掀起学习“中国传统经典文化、中华民族先进文化、英雄模范道德文化”的热潮。要求干警学习并践行《弟子规》,组织干警观看中华民族文化大型公益论坛和英模事迹报告会。集国家、民族和人民宝贵思想、精神于一体,传承古代道德思想,弘扬当代法治精神,实现社会和谐梦想。组织干警到宝泉岭赵尚志公园、梧桐河抗联纪念馆、北方红色共青城垦荒纪念馆进行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和北大荒精神教育。组织干警到丁玲、张抗抗、濮存昕等文化名人曾经工作和学习过的地方寻找他们的足迹,感受他们的文化气息。培植核心文化。以“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提炼、总结出了最能表现本院干警追求目标与价值取向的院训与文化内涵。院训:崇德、尚法、博学、敬业。文化内涵:尊重人的价值、凝聚团队精神、规范创新工作、彰显公正文明。同时,还总结出了廉政文化内涵:为民的思想宗旨、公正的价值理念、廉洁的职业道德、尚法的行为规范、高尚的精神品位、慎独的社会生活。组织先进事迹报告会与读书报告会,选树典型、培植亮点、提升队伍。培植多元文化。干警的精神文化作品如雨后春笋,诗歌、散文、杂文等文化作品相继发表或获奖,班子成员代表全院干警接受《龙法政工》专访,道法官的人生感悟,谈人生理想信念,组织团队常年为社会进行大型法治文化讲座近二十场次,成立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联合举办模拟法庭等青少年法制教育活动,共青人民法庭因在调解工作中始终贯穿司法为民的司法理念而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指导人民调解先进单位。丰富的文化形式和载体实现了法院文化的多元化,实现了法治和文化的有机融合。
二、以制度文化建设为重点,提升队伍促进文明司法
法院文化既是一种文化现象,又是一种管理理念,是以管理为目的和以文化为载体的有机结合,渗透在法院的一切工作之中。
以制度文化促进司法能力和水平提升。司法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得益于运用文化的形式把在长期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法院管理制度固定下来,形成公正司法的机制、清正廉洁的机制、奋发有为的机制。坚持科学化、规范化、严格化管理理念,每年都修订岗位考核办法等各项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出了制度管人、管事、管案的作用。实行了严格的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激励机制,提高了干警想事、干事的自觉能动性,不断提高公正司法能力和水平。以制度文化促进司法作风和环境优化。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原有规章制度全面修订,重点对“四风”方面的27项制度进行了修改、补充和完善,做到规章制度无“死角”、制度约束无“空白”、成文制度无“虚设”,以制度规范行为、优化作风、良化环境。制定并实施“七查七治”、“执法专项检查”、“六难三案”专项整治等活动方案,进一步转变司法作风,促进文明司法,《打造队伍六种好作风》的队伍作风建设经验在《龙法政工》进行经验交流,司法环境不断优化,人民群众满意水平不断提高。
三、以行为文化建设为抓手,展现垦区法院龙江形象
加强法院文化建设,必须培育法官符合职业道德要求的行为模式,确立法官共同的行为准则。
约束廉洁司法行为。组织干警参观宝泉岭管理局廉政文化基地、宝泉岭管理局所辖十三个农场廉政教育基地,让干警受到廉政文化的熏陶,增强了廉政教育的生动性和有效性。开展廉政书画摄影比赛等活动,使广大干警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不断强化公正廉洁司法意识。规范司法行为礼仪。要求干警从服饰穿戴、待人接物等点滴小事做起,养成符合职业特点的行为习惯。为了使干警对礼仪有新的认识,特别邀请了礼仪教师为全院干警上了生动的礼仪课,对规范干警职业行为起到很好的作用。法治文化作品《法官行为三字经》在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举办的“青春驻法魂”主题征文评选中荣获一等奖,并以此作为全院干警的行为礼仪规范。培养高雅行为习惯。文体活动是法院文化的艺术化,能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提高修养、优化习惯。我们建立了棋牌室、乒乓球室、健身室、电子阅览室,经常性地组织干警开展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如先后开展了演讲、书法、摄影比赛及“ 一帮一学帮带”等活动,丰富了干警业余生活,培养了干警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与习惯。
四、以物质文化建设为基础,营造亲民爱民法治氛围
物质文化可以反映出精神文化的内涵,法院要将精神文化体现在物质文化上,以物质文化彰显出人文关怀和亲民为民形象。
加强文明窗口建设。努力践行“亲民、爱民、利民、便民”的司法服务理念,从满足新时期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入手,下大力气加强立案信访窗口建设,设立了党员示范岗,擦亮“立案信访”窗口,配备了完备、先进的服务设施,为诉讼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一站式全方位服务。2011年立案窗口建设工作被最高人民法院通报表彰,并被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授予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加强科技法庭建设。在审判工作中注重融入科技成果,充分发掘科技力量,努力提高科技含量,把现代先进科技成果运用到法院文化建设过程中,在垦区法院系统率先建成科技法庭,将科技手段与庭审过程紧密结合,改变了传统的庭审模式,让人民群众在诉讼中享受到高科技成果,感受到现代化服务氛围。加强立体空间建设。整个审判办公大楼以天平为造型,彰显公正司法理念,设立以各种形体“法”字和“律”字为背景的形象墙,彰显古今中外法治文明,设立以“为人民服务”为主题的屏风,彰显司法为民理念。办公楼各楼层形成立体式文化长廊,以院训为基本脉络,二至五楼分别为“崇德篇”、“尚法篇”、“博学篇”、“敬业篇”,一楼为“古训篇”。 同时,在党委的支持下与司法局联合打造各具特色法治文化公园和广场,打造成了对外传播司法精神、弘扬法治文明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