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建三江农垦法院从司法质效和司法作风建设入手,以强化审判管理,提升案件质效为目标,抓好从严管理,做到转变工作作风、强化办案责任、深化流程管理。在审判工作中,充分发挥审判长、合议庭、院长、庭长和审委会的职能作用,努力营造优良、透明的执法环境,在立案、审判、执行工作中,公正、合法的保护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让法律的公平与正义充分体现在每一起案件中,让群众感受到法律的无私、无畏,使法律的公平惠及群众,保障辖区群众在良好的法律环境中生活,提升幸福质数。
一、立案庭-优化立案流程 提高立案质效
立案庭是百姓告状的门槛,为了更好地服务来访群众,立案庭在院领导的支持下,落实了多项便民措施,热情接待来访的群众和当事人,并充分利用审判流程管理软件,优化立案、分案、排期、结案、卷宗归档等工作流程,为当事人提供高效便捷的立案服务。同时实施案件审限跟踪监督,严防人为拖延和超审限办案现象发生。近年来,由于垦区经济建设迅速发展,房地产开发、拆迁纠纷增多,立案庭结合当前集体诉讼和热点诉讼(房地产纠纷)多的特点,坚持“慎重立案”的指导思想,严格执行民事案件受理程序,准确把握立案的标准,对不适宜法院审理的,在释明后,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其它渠道合法解决,化解矛盾纠纷,提升了立案工作质效。对春秋季节因拖欠劳动报酬的外地打工人员来要求立案的,快速办理,利用“绿色通道”繁简分流,根据情况讯速办理。欠款明确并争议不大,能诉前解决的便召集相关部门、人员适宜调解,对争议较大的马上办理进入程序。
二、民事审判庭-多方联动调解,快审快结显成效
民庭根据现有审判力量、案件的性质、案发地情况,打破了庭(组)界限,建立新的审判机制,重新整合审判资源,提早集中优势兵力,开展“清理积案60日会战”活动,主管民事工作的副院长与民庭庭长深入法庭、办案组,逐案进行梳理,并积极参与案件的审理工作,旧存案件结案率达到80.2%。为提升办案质效,一改以往的受案、调解或判决后移交执行的审判方式,而是以彻底化解矛盾,为百姓排难解纷为目的,建立起新的审判机制。
三、刑事审判庭-以人为本促调解,提升司法服务水平
面对建三江管理局经济发展迅猛,外来流动人口多,各类刑事案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刑庭多次组织公、检、法三机关召开联席会议,就证据采集、案件定性、法律适用方面积极研讨,统一执法尺度。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占全年受理案件的20%左右,刑庭坚持以人为本,知民意、体民忧、解民愁,对于附带民事案件以调解为主,调、撤率达到90%左右,通过调解结案,平均每年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近1000万元,有效化解矛盾,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确保辖区的和谐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