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2日,农垦法院重点工作推进现场会在红兴隆召开。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推进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涉诉信访工作、警示教育等重点工作。农垦中院党组书记、院长肖凤鸣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农垦中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王军主持会议,副院长刘星海、纪检组组长刘仲秋及八个基层农垦法院的院长、主管副院长、立案庭庭长参加了会议,会期历时二天。
12日下午报到当天,会议安排参会同志一同参观、考察了荣获全省法院首届诉讼服务中心示范单位的红兴隆农垦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的建设工作。红兴隆法院介绍了红兴隆农垦法院如何争取建设资金,合理利用法院入户楼梯下闲置空地对诉讼服务中心面积扩建增加至530平方米,实现了立案、信访、调解“三区分设”,立案办理、信访接谈、诉调对接、网络支持、12368热线“五位一体”的诉讼服务新格局,构建了以诉讼服务大厅、诉讼服务网、移动客户端、12368热线为载体的立体服务网络,为农垦法院系统的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工作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会议日程中,分别由纪检组长主持召开了警示教育活动院长座谈会和分管信访副院长主持召开了主管副院长、立案庭长座谈会,听取了八个基层法院关于警示教育活动落实情况的汇报和涉诉信访工作的汇报。同时,为了落实警示教育活动的要求,彻底改变工作作风,会议决定从改变会风抓起,在晚饭后,又同时召开典型建设经验交流会。红兴隆、牡丹江、建三江、宝泉岭、九三五个基层法院分别做了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和涉诉信访工作的典型经验介绍。
6月13日,全体与会同志参加农垦法院重点工作推进暨红兴隆现场会,会议宣读、下发了《农垦法院关于开展落实信访工作目标、源头化解信访积案专项活动实施方案》,中院各分管领导就上半年重点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下半年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
会议要求,各农垦基层法院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因地制宜,提升诉讼服务中心软实力,增强诉讼服务中心的功能性,真正发挥诉讼服务中心作为司法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和窗口的功能作用。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快实现诉讼服务中心的系统化、信息化、标准化、社会化,推动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实现新发展,切实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司法需求。要求各农垦基层法院二年内全部达到“三星级”诉讼服务中心的标准要求,有条件的法院要在一年内达到“三星级”,确定建三江法院、红兴隆法院要在三年内达到“五星级”诉讼服务中心。
会议要求,农垦两级法院要高度重视近期农垦法院系统开展的警示教育活动,积极采取的有效措施和方法,确保活动取得看得见的效果。一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各基层法院领导班子要带好队伍,管好案件;二要强化教育监督力度,基础在于日常管理工作,关键是能够及时发现问题,重点是如何解决问题;四要强化责任追究制度,各基层法院要加大对违反审判纪律人员的查处力度,同时,坚决防止违反“八项规定”及“四风”问题的反弹;五要确保长期未结案件及时审结,各基层法院、中院各业务庭要高度重视1-3年长期未结案件的审判、执行工作,要确保在省院规定的时限内及时办结,并确保及时录入数字法院信息。
王军副院长在会议总结时强调,各基层法院要统一认识、认清形势、凝心聚力,再加一把劲,把2016年下半年的整体工作进一步抓好,确保全年审判、执行工作圆满完成。要求各基层法院向红兴隆农垦法院学习,结合自身实际,将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的工作提上日程,落到实处。王军副院长对贯彻落实此次会议提出三项要求:一是认真学习抓落实;二是突出重点抓落实; 三是务求实效抓落实。
据统计,截止目前,农垦两级法院已建成诉讼服务中心9个,总面积达0.27万平方米,89个基层法院正在按照省法院的要求进行建设过程中。初步形成了立案、信访、调解“三区分设”,基本实现立案办理、信访接谈、诉调对接、网络支持、12368热线“五大功能”,全面构建“三区分设、五位一体”的诉讼服务新格局,完善了诉讼服务中心工作制度机制和便民利民举措,有效推进了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2015年,在全省首届诉讼服务中心示范单位评选中,农垦法院系统共有红兴隆、牡丹江2个基层法院,前锋、前进、青年、宝泉岭等7个基层法庭被授予示范单位,青龙山人民法庭诉讼服务建设工作受到省法院通令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