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刚一上班,立案大厅就先后进来一男一女。男的鼻梁红肿,女的满脸的愤怒,乍一看还以为是两口子打架过来闹离婚的,了解后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
男的叫张某,在浩化分公司上班。一天,他路过主任办公室听到有激烈的争吵声,赶紧推门进去,发现他的同事李某酒气熏天的,正要和主任动手,于是他赶紧上前拉架,但不料李某突然挥手一拳打到鼻梁,医院诊断鼻骨骨折……按张某妻子的话说“李某打完了人,不来医院看也就算了,连句话儿都没有。”
事后经过多方调解,双方达成和解。李某答应赔偿张某医疗费、误工费等费用共计45000元,当场给付张某40000元,剩余5000元定于2016年年底一次性付清,还打了张“欠条”。日期到后,张某多次催要,后来李某的电话竟然打不通了。张某两口子一气之下便来到了法院。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也没有打通李某的电话,经过多方调查,找到了李某的妻子。她说,李某的电话坏了,前几天出门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一看李某妻子一脸不配合的样子,法官便开始做其思想工作。告之纠纷是早晚都要解决的,只有积极应诉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李某妻子的抵触情绪逐渐没了,便打开了话匣子。
“我丈夫确实去亲戚家了,过几天才能回来。我都和张某说了,过一段时间有钱了就还,没想到他还起诉我们了。”李某妻子一脸的无辜。
“自从2016年3月我丈夫将张某打伤后,单位就给了他处分,没上班,一分钱没发。家里的全部开销就靠我每月不到2000元的工资。你看,我家上有老下有小的,老人身体不好,孩子还在上大学,赔张某的40000块钱还是亲戚帮凑的。”脸上充满无奈之色。
“唉,我丈夫平时脾气虽然爆躁,但这次真不是有意打张某的。和他在一起这么多年了,我每天都胆战心惊的,就怕他惹事。要不是为了孩子,我早不和他过了。”看着她眼泪在眼圈里打转。
“前段时间他喝多了,说张某害得他好惨,逼急了就一刀捅死人家,都别活了……有几次若不是我拼命拦着,他真去找张某闹事了。他如果真做出什么傻事来,那这日子可真没法过了。这次他要再犯浑,我说啥都得和他离”说完她抽噎了起来……
法官立即安慰李某的妻子,日子还得好好过,事情还得想办法解决,法庭会对李某说服教育的,让他一定要吸取这次教训,以后干什么不要冲动。
与当事人沟通后,双方均同意调解。法官为了缓解气氛,决定在办公室对双方进行调解。但双方当事人情绪逐渐地激动了起来。
李某感觉自己有理,气愤地指着张某说“你讹的我不浅啊,当时要不是你去拉架,你也不能被我打伤,你害的我不但失去了工作,还赔你那么多钱,就剩5000元了,你还起诉我了。”
张某的妻子一听就来火了,“当初我丈夫住院遭着罪,你们不但没有到医院探望,还没有一句好话。你打人后,还和别人说‘反正我也没钱,他们爱咋地咋地’,这什么态度啊,就冲这句话,你少给我们一分钱都不行。”……调解进入了僵局。
僵持中,李某突然站起来试图要动手,张某的妻子也不服地站了起来要向前凑。法警看到这种情况,赶紧过来制止。矛盾激化了。“呜……呜,这日子没法过了……”,李某的妻子突然大哭,指着李某说“你就犯浑吧,正好在法院我们把婚也一起离了吧!”
法官当即对李某的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并及时转换思路把双方当事人隔离到两个房间,进行背对背调解。对李某批评教育的同时,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地阐述其既然给张某造成了严重的人身损害就应该有个好态度,说一句暖心的话。作为男人应该敢作敢当,该承担什么责任就应勇于承担什么责任。
同时,也对张某也阐述了李某家确实有苦衷的事实,没到医院探望是因为李某在气头上。都是单位的同事,据说关系还不错,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希望张某能体谅一下李某……
经过法官的一番耐心地调解,被告李某当场表示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主动对张某及其妻子赔礼道歉,并同意将钱分期给付他们。张某也表示双方都是多年的同事,李某要是早有个好态度,也不至于把这事闹到法庭,并表示理解李某家里的难处,被告如果能一次性给付其3000元,其余2000元就不要了,然后就撤诉。李某和妻子积极筹款并当庭将钱给付张某。就这样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
谅解,有时就是通过对方由衷的一句道歉话、一句“暖心话”就能获得;伤害,也往往就一句恶语足矣,所谓“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其实,很多的纠纷就是一句话儿的事。
0454—8197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