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机构设置   专题报道   司法公开   法院工作   法官园地   法院执行   诉讼指南   法治论坛   法律法规 

 

读书月|读《庭前的思考》有感

  发布时间:2017-09-05 14:14:08


    《庭前的思考》一书作者邹碧华,相信在坐的各位都不会陌生,他就是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的原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邹碧华。因在工作中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因公殉职,年仅47岁。他的突然离世震动了整个法律界和社会各界。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高度评价了邹碧华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称赞他是新时期公正为民的好法官、敢于担当的好干部。一时间“邹碧华精神”、“邹碧华现象”如雨后春笋,遍地竞相开放,社会各界掀起了学习“邹碧华精神”的高潮。说到底,邹碧华精神就是“三严三实”的真实体现。一名法官凭着自身的法学素养、对职业的尊重、对责任的担当和用生命践行优秀共产党员的本色,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怀着崇敬的心情,我阅读了邹碧华的这本学术文集《庭前的思考》。

    《庭前的思考》这本文集,共分为司法实务、理论研究、调研成果、讲座菁华和演讲札记等五部分内容,收录了邹碧华同志生前撰写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在司法实务中的办案经验技巧以及他的一些精彩专题演讲稿等50余篇。全书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思想深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邹碧华善于在总结中提炼司法经验规律,他总结的《案件审判九步法》已经成为很多一线法官的“教科书”,《案件审判九步法》是以权利请求为出发点,以实体法律规范构成要件为基础,以案件争议的法律关系为主线,将审判过程划分为逻辑严密、环环相扣的九个步骤,实质就是对民商事案件审判过程作出的步骤式概括。《要件审判九步法》、《法庭上的心理学》、《合同解释论》均是邹碧华在长期的审判实践中总结、提炼而成的。在读完司法实务部分《法庭上的心理学》后,感触很深。文中从法庭上心理学的角度作出的思考和尝试,对我有很大的启迪,文中说,法官对当事人心理产生有效影响的前提是法官和当事人之间建立必要的信任关系,这种信任关系除了对法官法律专业技能的信任,更多的是对法官个人品质的信任。因此法官在和当事人交流过程中,必须尽力做到真诚和诚实,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可信赖的人”。读到这里不仅想起自己办结的一起执行案件 ,这是一起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执行案件,申请人于某是一位几乎不能自理的耄耋老人,一切法律行为由他的小儿子来代理。被执行人王某是她的儿媳。2013年王某因不满自己的丈夫于某某酒后长期的家庭暴力行为,伙同他人将自己的丈夫于某某杀害,被判处无期徒刑,并赔偿附带民事原告人于某(她的公公)和于小某(她的女儿)人民币33万余元。在阅卷中,翻着厚厚的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我的心情十分沉重,这不只是一起简单的执行案件:一是当事人之间的关系特殊,公公申请强制执行自己的儿媳,二是这一起因家庭暴力引发故意杀人案件附带的民事赔偿,被执行人是一名被判处无期徒刑的服刑人员,三是申请人是一位80多岁的老人,他含混的话语和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手语,只有他儿子能听懂,别人根本无法与他沟通。通过阅卷,我发现一个重要的问题,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是王某的公公和女儿两人,现在只有其公公申请强制执行,她的女儿什么原因没有申请,在我的脑海里划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是家庭内部有矛盾还是女儿不愿面对自己的母亲手杀害父亲的这个残酷的现实?经过调查走访,了解到王某的女儿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性格内敛,学习成绩优秀,家里出事时给她的打击很大,她刚刚读大学一年级,一度曾想退学,现在是大学四年正在备考研究生,她不愿跟任何人提起这段恶梦般的往事。可是作为本案的权利人她必须要有明确的意见,或主张权利或放弃申请,否则会影响本案的执行。面对法官就要揭开她那不愿触及的伤疤,我想那我就争取用最温柔的方式去抚平她的创伤吧。在与她的电话沟通中,我告诉她我的女儿也正在读大学,大学生活应该是人生中最关键最美好时光,一定要振作起来,要好好珍惜,就这样我以一个大学生母亲的身份从生活学习方面切入,以此消除她的抵触心理,经过多次耐心的引导和说服后,她的态度慢慢有所改变,起初她以学习时间紧张为由拒绝谈及此事,后来她答应毕业答辩结束后到法院来。在与她面对面的交流中,我了解到她还有一个心结,原来,在处理她爸爸后事时,家庭内部发生了矛盾,爷爷和叔叔认为她偏袒了杀人犯的妈妈,以致把当时家里值钱的东西都隐藏了起来,后来经相互协商陆续都返了回来,但是至今还有一辆农机具在叔叔那里,没有还给她,她说不是多少钱的事情,而是大人们这种做法,让她感觉到失去双亲后,同时也失去了世间所有的亲情。看着她流下扑簌簌的眼泪伤心地抽泣着,我的心猛的揪了一下——这么弱小的女孩儿怎么能承受得住失去双亲后又失去亲情的双重打击呢,我一定要帮助她打开这个心结,愈合她失去亲人和亲情的伤痛。经过多次耐心劝导做申请人思想工作后,联合当地法庭的积极配合下,叔叔答应把农机具返还给了她,后来,于小某明确表示放弃刑事附带民事的赔偿申请,申请人于某与被执行人王某也达成了执行和解,王某以其名下的一处房产抵偿给于某,于某放弃了其他请求。此案圆满地执结了。一天,于小某打来电话,那银铃般清脆的声音让我感觉到她心底的阴霾已经散去,一句“谢谢你,法官阿姨…” ,让我的法官职业尊荣感,从心底油然而生。

    2016年10月,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司法体制改革实行法官员额制改革中,我有幸成为一名光荣的员额法官,在举起右手庄严宣誓的那一刻,我就坚定了要做一名有良心、有作为、有担当的法官的理想信念。做有良心的法官,就意味着必须甘于经年累月埋首案牍的寂寞,必须甘守内心淡泊,看淡所谓得失。必须始终如一地不惟私、不惟权、不惟情,只惟公、只惟法、只惟民,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做有作为的法官,就意味着当他人觥筹交错时,你可能正为一份裁判文书而字斟句酌;当他人呼朋唤友时,你可能正为促成多方当事人的调解而苦口婆心。你必须持之以恒地勤学不辍,提升法律素养,在日复一日的阅卷、开庭、调解、裁判、执行工作中,践行最初也是最终的法官誓言。做有担当的法官。就意味着不懈怠、不畏难、不退缩,在平凡而漫长的法官职业生涯中,你必须坚定信念、勇担职责、知行合一,做审理每一起案件的公正裁判者,做推进司法改革的积极参与者,做实现法治中国梦的勇敢追梦者。作为千千万万普通法官中的一员,也许,我们不再以言辞激情地谈论理想,但我们应该依然怀揣理想,行进在努力实现理想的道路上;也许,我们没有那样的大视野、大格局,但我们仍然要脚踏实地,行进在用心工作、奉献社会的人生旅途中;也许我们达不到那样的人生高度和厚度,但我们亦将兢兢业业、克己奉公,通过严格执法、公正办案,坚定行进在“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追求法治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

责任编辑:王彩婷    

文章出处:执行局    

 
 

 

关闭窗口

您是第 25792005 位访客
黑龙江省农垦中级法院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汉水路82号   邮编:150090  
Copyright©2025 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黑ICP备11004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