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拿到这本书时,首先吸引我的是书名,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去读这本书。以前也曾读过一些书,读后似乎感觉都是一些空话,仅仅留给我一些无谓的说教,没什么实质性的帮助。看了这本书后,感觉与众不同,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卓越员工”?这需要我们每个人进行思考。是的,更多的时候,大家都在审评对方,研究对手,却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了解自己。《卓越员工的12堂必修课》用平实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为我打开了一扇完善工作、重新审视自己工作重心的心门。工作,是每个人的生存之本,发展之台,努力工作、认真工作、主动工作、好好工作,才会有好的发展。在十二门课里,最让我感同身受的有:
态度--如果一个人把时间都用在了闲聊和发牢骚上,根本就不会想用行动改变现实的境况。对于他们来说,不是没有机会,而是缺少进取心。世界本来就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抉择,但不需要为压力过重而苦恼,更不需要为了失败而哭泣,也不要让事情来主宰我们,而是要用积极的态度来主导、推动事情往更好的方向进展。2014年初我到法院报到,当我一踏进法院的大门,我被那种庄重的气势吸引了,但同时我也开始对自己将要面对的工作心存疑虑,来法院工作我没有任何优势,没有法律基础,更不要说经验,我到这等于从零开始,我要以最快的速度来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我不能拿自己没有基础当借口,我觉得这就是我的一个态度问题。我被分到民一庭工作,这里我可以最直接、最快捷的学习法律知识,汲取经验,我先是从事内勤工作,并没有直接接触案件,但是刚开始接触司法统计报表也让我为之头疼,复杂的案由、代码,我都是一头雾水,我真怕自己弄错返工,所以每次报表我都格外小心谨慎,虚心向同事请教学习,终于可以从容面对报表了。之后,我又开始接手书记员工作,第一次庭审开庭我由于打字速度慢,需要审判员帮忙复述,第一次庭审给我深刻教训,由于自己准备不充分所以导致庭审不顺畅,回来后我苦练打字,听音乐打字,听课件打字,回家后看新闻也想练练打字,后来完全无压力驾驭这项工作,我觉得其实每件事并没有那么难,只要自己有一个明确积极的态度,任何难事都可以迎刃而解。
注重细节、精益求精--细节是专业,注重细节是工作态度。不管大事小事,忽略了细节都会给工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和损失。严谨的工作态度是做好细节的前提条件。所谓严谨,就是认真细心到近乎苛刻。我们应该把做好工作当成义不容辞的责任,而非负担,要认真对待、注重细节,不能有半点马虎虚假;做工作的意义在于把事情做完美,而不是做五成、六成就可以了,应该以更高的,大家认同和满意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我在民一庭从事法官助理工作二年多,回顾这两年来,我从当初的毫无基础到现在法官审判过程全程参与,真的是感慨良多,但是注重细节这绝对可以说在民一庭体现的淋漓尽致,就只拿民一庭的文书说吧,法官的文书初稿出来后,法官助理校对,书记员校对,再到法官手里校对,发稿之前要校对,最后文书上网法官助理还要校对,刚开始我真的觉得好像没有必要,但是经过几次这样轮流看下来,还真的每次都能发现问题,或者让表达更加完美。 现在我真的只要看到文书就不自觉的想看看有没有问题,现在觉得这个文书细节真的需要精益求精,因为它代表我们农垦法院的形象,不容轻视。
责任--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工作就意味着完成自己的份内事,然后心安理得的拿自己那份薪水。一个平凡的人,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上班下班总是忙忙碌碌,似乎大家已经渐渐淡忘了身上应有的那份责任。负责的态度是敬业精神的核心,责任的有无直接决定事业的成败。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生活中饰演不同的角色,无论一个人担任何种职务,做什么样的工作,都必须对他人负有责任,这是社会法则,是道德的规则,同时也是心灵的准则。我们在工作中,就是要清楚、明确的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发挥自己的能力。当遇到困难时,不是找借口、退缩,而是积极想办法去克服,并享受工作带来的乐趣、成绩给予的快乐。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并愿意承担时,责任可以改变对待工作的态度,而对待工作的态度,又决定了你工作的成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一个最好的自己,都可以做到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