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着司法责任制改革的步伐,2016年11月我有幸成为一名综合部门的员额法官,让我有机会行使一名高级法官圣神的职责,践行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使命,兑现着面向宪法的庄严宣誓。
在员额法官制度实施一周年之际,回顾一年多在兼顾较忙的综合工作情况下完成的审判任务,还是比较欣慰和自豪的。在各业务庭长的支持下,在合议庭共同努力下,我主审了行政、民事案件28起,参加合议庭审理案件30余起,庭审直播了一审某印务有限公司诉某市政府、省政府涉及拆迁行政不作为等典型案件3起,所审理的案件无一起发回改判,无一起超审限案件,无一起引发涉诉上访,为农垦中院的审判事业尽了一份员额法官应尽的职责和努力。
特别是今年5月,我成功协调了于某诉管理局行政不作为案件,让我记忆深刻。这是一起难度较大因农场小城镇建设拆迁过程中引发的一起行政案件。于某有一个饭店座落在农场拆迁改造较繁华的主街东侧范围内,由于于某与农场招标的开发商之间多次交涉未达成拆迁补偿协议,于某坚持要两层楼补偿款,开发商坚持给于某一层楼补偿款,为此陷入僵局,该饭店就被搁置近八年未拆迁,也未经营,于某以管理部门行政不作为诉至法院。为了案结事了,化解这起长期没有完成的拆迁骨头案,在3月份开庭后,应当事人要求做调解工作。5月初在宝泉岭农垦法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派副院长陈嘉道与我一同到某农场展开了由双方当事人、农场方、开发商等相关人员13人到场的协调工作。经过长达十余小时,十多个轮回的主持调解工作,我用心做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教育他们要顾全大局,换位思考;细心组织多方当事人到现场勘查、测量、拍照;真诚地在做协调成功上下功夫,特别是到现场发现整个饭店主体工程是一层楼,事实上饭店里面间隔有二层包间,努力找准了利益平衡点,促进多方当事人达成协议,最终在管理局房产部门和农场的监督下,开发商、农场方等全面履行了调解协议,让这起长达近八年的纠纷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案件审结后,管理局领导向中院领导称赞这起案件办的好,为农场小城镇建设解决了一大难题。八年未拆迁的一座孤房调解成功第三天就被拆除,于某也为我送上锦旗。通过办理这起双方都满意的案件,我内心也很感慨:作为一名员额法官只有心中装着天平,肩上扛着责任,践行司法为民,才能为维护公平正义,化解社会矛盾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