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三江农垦法院前进人民法庭,成立于1977年,现有党员10人,其中在职党员7人,离退党员3人、积极分子4人。前进人民法庭辖区共有5320户,23060人,驻场单位17家。有粮食中储库、生物质发电厂、荣氏油脂有限公司、台湾永和食品公司等驻场企业28家。农场地处三江腹地,是周围八场两市县的交汇地段,是物资、粮食、商品集散地,是人员流、资金流、文化信息交汇地。
前进人民法庭党支部自2012年3月6日成立以来,在上级法院党组、农场党委的正确指导与亲切关怀下,全体党员干警在党建工作的基础建设、队伍建设、载体创新及材料整理等方面很下功夫,不断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增强各方面的合力,助推农场经济快速发展,走出了一条以“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保和谐”的基层法庭党支部党建之路。今年,前进人民法庭党支部被省法院确定为“党建工作示范法庭”。
一、强抓党建,打造坚实阵地
完善硬件,夯实基础。法庭党支部成立伊始,便立即按照《党章》及各级领导部门的相关要求,在有限资源条件内,以全力打造省级党建示范单位推动中心工作更好、更快发展为目标,首先改造了“党员之家”既党员活动室。其内部布局合理、美观,并安装了现代化的数字视频、网络设备,可供党员学习交流互动及电教学习。数百册古典文学、现代文学、红色书籍及各类法律书籍一应俱全,结合网络学习模式大大提升了干警们的学习空间与学习兴趣。结合2012年上级政法委、法院党组及农场党委开展的各项活动要求,使其与我庭党建工作紧密结合,创建了有农垦法院法庭特色的活动平台。
完善机构,制度严明。作为农场范围内最年轻的党支部,我们始终本着学先进、赶先进、创一流的工作态度。逐步建立、健全了党支部机构及各类规章制度,将责任落实到每位党员干警身上,按照各自特点分工,极大地发挥了个人的能力与积极性。在以佟建华同志为书记的党支部的引领下,全庭干警涌现出了主动学习、多方面开展交流的良好劲头,从道德思想与业务水平上均有明显的提高。全年干警共开展各类学习活动35次,电化教育10次,撰写个人学习心得及笔记总计12余万字。
完善内业、打造载体。全体党员干警全力投入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逐步向标准化、先进化、全面化迈进。我庭党建工作各项材料,由各分工人员负责收集、整理。多次派干警到前进农场街道办、检察室等先进部门学习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及辖区环境特点,紧紧围绕院党组与农场党委的相关指示精神,全力开展了以打造 “212311”便民工作模式为载体,大力提升司法为民质效的工作。
二、带动队建,提升法庭素质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前进人民法庭党支部以先进的优秀党员力量作为法庭日常管理工作及审判工作的先锋军。先后以设立了“党员示范岗”、“巾帼示范岗”来带头抓学习、抓廉政、抓业务,始终将典型旗帜树立在全庭的各项工作之中,引领全庭干警,以深入贯彻“人民法官为人民”精髓为工作理念,在干警中大力开展了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在9月份中,我庭党支部还举行了干警自清自查活动,全面提升法庭干警的为民情怀、大局意识及自律能力,推进审判工作的健康发展,打造了“亲民、便民、惠民”型法庭,不断提升干警司法为民意识、政治思想水平、审判业务能力,推进了法庭工作的健康向前发展。
2012年7月,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中院党组与农场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全省法院系统第三辆,农垦法院系统首辆科技巡回审判车落户前进人民法庭,为前进人民法庭的队伍又增添了强有力的“干将”。科技巡回审判车的投入使用,将庭审现场搬到了管理区、社区、田间地头以及诸多原因无法正常参加庭审的当事人身边,极大地便利了农忙时节的农民诉讼群体,及身体残疾的弱势群体。截止至9月份,已为辖区百姓开展巡回审判7次,与农场建设局等部门开展法律宣传4次。这一审判工作的重大发展,赢得社会各界传来络绎不绝的好评,摆脱了陈旧的巡回庭审模式,使得巡回审判全程科技化、人性化,成功开启了基层法庭巡回审判的新篇章。
三、推进审判,提升审判质效
我们不会忘记2010年10月的农垦法院法庭工作现场会时,农垦中院党组书记、院长肖凤鸣同志来到前进人民法庭,对我们的亲切指导时说道,“院党组、农场党委为你们创造了这么好的办公条件,我们下一步的工作目标要放在更好的为农场为辖区百姓的服务当中去”。前进人民法庭以党员为首的各个工作小组,不断研讨、改革、创新工作方法。开辟出多种提升审判质效的工作模式。两厅联动接待模式,由立案大厅第一时间将接待当事人的信息通过网络、监控等形式传达到多功能大厅,书记员立即将材料汇总,从局域网上报庭长及相关办案人员,并及时将相关信息反馈。两厅联动的工作模式,大大的缩短了当事人诉讼的时间,在诉讼第一阶段大幅提升了办案效率,速裁调解室。大力开展案件的速裁调解,推进辖区社会的和谐是前进人民法庭工作的重中之重。速裁调解室的成功设立,为推进案件的速裁调解工作开辟了宽阔的新路径,优秀共产党员、审判员张景霞同志更是总结创新出了一套“调解四部曲”。在她的调解下,当事人纷纷握手言和,案件圆满结案,调解率高达94%,居民幸福指数大大提高;行政效能监督员。依托农场发起的“行政效能建设监督”工作为平台,特聘请农场检察室主任杜刚同志为前进人民法庭的行政效能监督员,并设立了监督电话及邮箱,将群众及社会各界对法庭工作的意见与建议及时收取、研讨、完善、反馈,全面地提升了法庭审判工作的公信力。
这些举措的成功推出,为提升法庭审判工作着实注入了一股强有力的“催化剂”。
2012年的全省法院法庭工作(建三江)现场会中,前进人民法庭更是在以党支部为核心中,克服困难,改正不足,精心完善。当王树江副院长带领会议参观团的领导及同志们来到前进人民法庭时,不禁地发出了阵阵好评与满意的笑声。
四、服务大局,保障和谐稳定
在加强审判工作的同时,法庭党支部还将进管理区、进社区、进学校等一系列工作列为法庭工作的重中之重。前进人民法庭党支部主动参与到农场的经济建设管理之中,通过“包片”的形式,与农场宣传部共同参与第十五管理区的各项管理工作,听取百姓意见,会同宣传部门领导及管理区领导研究惠民发展新思路。将“普法工作”做好,是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前进人民法庭以党员干警为先锋,采取送法进社区、站前普法、普法大集等形式,将最新、最专业、最实惠的法律知识送到千家万户。前进人民法庭党支部还以“青少年维权岗”为阵地,以党员张景霞同志为代表的校园法治小组,多次走进校园,为农场子弟校的师生们撑起了法律的保护伞,为保障祖国的花朵健康茁壮成长而不懈努力着。
五、交流学习,推进党建升级
通过与农场先进党支部的交流学习,我们不断结合自身工作的特性及农场大环境下的特殊因素,总结出了“四字”党建路线。
思想教育上转变一个“活”字。根据党员思想变化实际,努力改进理论教育的方法,从过去多在集中型活动中接受教育,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查摆的自立型转变;从单纯的“灌输型”,向寓教于乐的“渗透型”转变;从单一的“教育型”,向多元的“综合型”转变,实现党员理论教育的灵活性和多元化。
组织建设上完善一个“强”字。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的组织生活制度,逐步建立起一套相互衔接、协调统一、严格有序的党建工作运行机制,不断增强党建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
制度落实上抢抓一个“严”。形成严格的党建工作制度,切实用制度的手段解决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形成用制度约束党员干部、靠制度推动各项工作的良好行为规范,营造一切事情按制度办理、一切权力有制度依据、一切问题用制度解决的党建工作的良好氛围。
工作方法上达到一个“实”字。结合本部门工作特点和自身实际,不断创新党支部活动方式、搭建党支部活动载体,把党的建设落到实处。把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使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成为相互促进的统一体,推动法庭党的建设不断呈现新的生机和活力。
一年来,前进人民法庭党支部及党建示范点建设工作的成功建立与逐步发展,离不开上级院党组与农场党委的高度重视与亲切关怀,离不开法院政工部门与农场组织部等部门的亲切指导,更离不开前进人民法庭党支部全体党员及积极分子的共同努力。我们有信心,承载着如此多的关怀、指导、帮助与努力,前进人民法庭党支部在党的伟大旗帜的引领下,必将乘风破浪驶入更广阔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