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黑龙江省农垦中级法院党组按照最高法院和省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文化建设的意见》的部署,认真落实省法院张述元院长提出的“自觉运用本土文化,培植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紧紧围绕总局党委的大局工作,人民法院的中心工作,以服务决策为宗旨、以推进落实为目标,以打造北大荒特色法院文化为载体,彰显了文化建设的效应,不断提高工作质效,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法院文化创建工作,助推了总局党委各项重大决策和法院重点工作部署及时、迅速、准确地贯彻落实到基层,为黑龙江垦区的快速跨越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持,为农垦法院的科学发展助力。2012年9月在全省文化建设推进会上,农垦中院被省高院命名为全省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成为今年文化建设示范单位中唯一的一个中院,为农垦中院三年发展规划收官再添新亮点。
一、开展三级创建,体现法院文化建设的全局性
着眼大局,把握中心,开拓创新,是做好法院文化建设工作的前提条件。我们牢固树立全局意识,紧跟党中央和时代的步伐,紧紧围绕总局党委的重大决策和法院的中心工作,紧扣工作节拍,创造性地推进法院特色文化建设。
(一)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上了国家战略的高度,这也给新时期人民法院全面加强文化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农垦中院主动对接国家战略,2010年,将文化建设写入三年发展规划,去年以来,又认真贯彻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文化建设的意见》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三年发展规划为载体,努力打造具有北大荒特色的法院文化,以人为本,尊重干警的主体地位,强化法官干警的主人翁意识,动员和组织广大法官干警积极发挥才智为法院文化建设做贡献,把文化建设落实到法院工作各个方面,为人民法院科学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保障。
(二)认真贯彻省高院精神。2010年9月,省法院为贯彻落实最高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文化建设的意见》的精神,曾召开会议,张述元院长做了重要讲话,紧接着,省高院修改了文化建设的目标考评指标,特别是2011年度的文化目标考评设定了二十多条,内容详尽,今年张述元院长又提出了“自觉运用本土文化,培植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新要求,我们结合本土的北大荒特色文化,把北大荒精神“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融入法院文化建设,中院党组提出了倡导五种新形象“顾全大局的政治形象;锐意进取的能力形象;司法为民的公仆形象等五种形象,并下发了农垦法院《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和《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意见,全面贯彻落实张述元院长的指示精神。
(三)全力部署深入推进。一是开展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成事之基。为全面推进文化建设,在农垦两级法院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从基础情况、开展情况、成功做法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等8个方面进行,通过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报告,呈报院党组讨论,根据各基层法院情况,有的放矢进行指导各院推进文化建设。二是举办文化建设培训班。通过广泛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各法院抓文化建设水平不高,人民法庭对文化建设如何抓了解也甚少,于是,我们中院举办了由中院、基层法院、人民法庭负责文化建设的领导和骨干参加的60多人培训班,请省法院负责抓文化建设的领导亲自授课,让大家开阔了眼界,长了见识,长了本领。三是下基层督导。我们把文化建设的任务分解到各个承办部门,明确承办责任和办结时限,做到任务明确、责任人明确、完成时限明确,使两级法院文化建设重点工作有部门可督、有人员可查、有时限可究,经常组织有关领导督导检查,促进工作。三是抓好人民法庭文化建设,塑造基层法官行为。在抓好中院、各基层法院文化建设的同时,我院还将文化建设延伸到人民法庭,大力倡导“公正、高效、为民、廉洁、文明”的法庭文化精神。垦区89个法庭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本土文化打造各具特色的法庭文化,营造浓厚的法庭文化氛围。各法庭通过建设法庭文化角、法庭书屋等载体,活跃法庭干警的文化生活;在法庭的走廊、楼梯口、办公室悬挂法言法语,营造法律氛围;在调解室张贴“劝和歌”,彰显“和为贵”的司法理念;在办公区域的显要位置,用直观的图文形式,展现基层法庭服务当地发展的亮点工作及干警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通过思想文化的引领,法庭干警的司法理念、司法能力和精神风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服务大局、为民司法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增强。四是典型示范。为高标准推进文化建设,我们在基层设立了文化建设示范院和示范庭。建三江农垦法院、宝泉岭农垦法院被省法院确立全省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我们又确定了13个垦区系统示范单位,使大家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二、结合农垦实际,增强文化建设的针对性
(一)狠抓精神文化建设,塑造干警灵魂。在法院文化建设中,农垦中院把精神文化建设作为法院文化建设的灵魂,有效地激发了广大干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一是明确目标,提炼农垦法院院训。2012年我院围绕“三个至上”的指导思想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主题,结合北大荒精神,提炼提出了法院十字院训:“公正、高效、钻研、和谐、超越”,作为农垦法院 干警的行为准则和目标追求,使全体干警在思想上高度一致,行动上高度统一;被人民法院报头版刊发。二是建设特色文化长廊,打造精神文化阵地。三年来,我院结合农垦中院实际,将本地特有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与法院文化融为一体,精心打造法院文化长廊。长廊建成对外开放后,以其鲜明的特色,受到了省高院、总局领导的充分肯定,先后接待各界干部群众参观300多人次,成为社会了解法院法院的“桥梁”。长廊还设有宣传版 ,每月经常更换,至今共出近五十多期。四是深化主题教育,牢固树立司法核心价值观。我院充分利用文化长廊,经常性地组织广大干警深入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坚定广大干警的理想信念,将干警理解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写成座右铭贴在文化长廊,强化法官的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理念,培育风清气正的优良院风;引导干警积极践行“忠诚、公正、为民、廉洁”的司法核心价值观。四是搭建载体,激发干警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干事创业的精神。如去年以来组织开展的争创“党建工作示范点”、“党员先锋岗”,“岗位之星”、“四精一特色”评选等,以及“身边优秀干警先进事迹”宣传等活动。这些载体活动充分发挥了凝聚与导向作用,在全院形成了团结奋进、争创一流的良好局面。
(二)狠抓制度文化建设,提升管理水平。农垦中院把管理创新作为制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使各项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发展轨道。一是借鉴现代管理理念,构建高效、严密、协调、规范的管理制度体系。针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中院对原有的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梳理,重新建立健全了三大管理体系,三十二项制度规范,其中,队伍建设制度15项、审判管理制度10项、综合协调和后勤管理制度7项,基本涵盖了法院工作的各个层面,将各项工作纳入了科学管理、规范管理的轨道;二是强化审判管理,提升审判质量和效率。法院设立了审判管理办公室,出台《审判质效运行管理办法》、《案件质量评查标准》、《裁判文书上网管理办法》等,完善审判管理机制,细化办案质量效率标准,依托现代科技手段,实施“精细化”管理。坚持每个月、每个季度召开一次审判质量效率态势分析会,充分运用审判质效评估数据,分析研判审判执行工作运行态势,在发扬成绩的同时,查找短板,分析原因,提出对策,推动审判质量效率不断提高。连续多年调解率在全省名列前茅。三是注重抓好规章制度的落实,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政工、机关党委、办公室的督查落实作用,坚持日常检查、谈话诫勉、重大事项报告等。强化对法官行为的监督,严格法官权利运行流程管理。将规章制度落实情况与岗位目标考评、法官业绩考评紧密结合,实现了各项工作的量化管理,从而确保了各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三)狠抓行为文化建设,树立良好形象。农垦法院在行为文化建设中,努力培养符合法官职业要求的行为方式,树立法院和法官在人民群众心中的良好形象。一是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提高拒腐防变能力。丰富廉政文化载体,深入挖掘特有的廉政文化资源,将本地的风土人情与廉政文化融为一体,让干警时时、处处都受到廉政文化的熏陶感染,增强了廉政教育的生动性和有效性。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廉政文化活动,通过组织干警看警示教育专题片等形式 接受廉政警示教育、组织签廉政保证书和廉政书画摄影比赛(在省法院廉政文化书画摄影比赛中10余人获奖) 等活动,使广大干警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不断强化公正廉洁司法意识,实现了零违纪。建三江农垦法院被省法院确认为廉政建设示范单位;二是规范法官司法礼仪,树立良好司法形象。坚持以礼仪促规范、以规范保公正,从法官职业形象、接访接诉、开庭审理、执行工作、业外活动等环节入手,着重培养法官的着装、庭审、社交和服务礼仪。通过强化司法礼仪,使社会公众对法律产生尊崇敬畏,同时也时刻提醒法官慎重履行职责,在群众当中树立公正司法的良好形象;三是丰富干警业余文化生活,培养健康生活情趣。我院积极创造条件,成立了科技、北大荒版画、文艺、书法、摄影、集邮等十个文体兴趣小组,经常性地组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提升干警的个人品位、兴趣爱好和工作生活方式,增强干警的职业尊荣感和使命感,树立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队伍形象。开展庆祝建党九十周年诗歌朗诵会,激发大家对党的事业的忠诚。每年春节前都要举行春节联欢会,力争上游比赛等,以此培养团结和谐的团队精神,有力地促进了法院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狠抓物质文化建设,夯实建设根基。农垦法院结合地域特色和法院文化内涵,积极营造符合法院职能特点和现代司法理念的物质文化氛围。一是从法院“场所文化”和“装备文化”入手,在法院庭院、审判楼、办公楼大厅、调解室、会议室、走廊、餐厅等场所,设置体现法院精神的装饰性图片、法律格言、廉政警句、规章制度和具有文化品位的浮雕等硬件设施,打造凝聚法院文化的物质环境;二是大力弘扬“司法为民”文化,完善司法便民利民措施,彰显社会主义司法的“人文关怀”。加强立案信访文明窗口建设,按照标准建设,为当事人诉讼提供“一站式”服务,极大地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宝泉岭、绥化农垦法院被评为全国窗口建设先进单位。加强司法救助,共为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减、缓、免缴诉讼费6余万元。开辟“绿色通道”,优先立案、审理、执行涉及农民工及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等案件;三是积极培育科技文化,扎实推进信息化建设。实施“天平工程”项目,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全面启用办案办公软件,实现由“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的转变。加强“科技法庭”建设,两级法院建设了“科技法庭”,实现庭审同步录音录像、同步记录、同步展示证据材料,司法效率大幅提升。此外,法院还注重对外宣传法院文化,持续维护农垦中院网和基层法院网,实现了用网络对外宣传。通过“法院公开旁听”、在媒体开办宣传专栏等形式,增进社会各界对法院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提升法院文化的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