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农垦法院八五八人民法庭始建于1977年1月,建立初期的法庭仅有干警2人,办公面积为15平方米,主要负责农场内民事纠纷的调解和婚姻登记工作,各类文书的制作都是靠纸和笔,审判效率很低,法庭基础设施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审判工作的开展。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在农场党委领导支持下,加大了对法庭基础建设的投资力度,积极改善了法庭的办公条件,法庭搬迁至农场老机关平房办公,办公面积410平方米,干警编制增加到了4人,增设了专用警车、微机、传真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伴随着中国法治建设的不断发展,群众法律意识增强,时代要求法庭以科技办案服务群众,原有落后的办案、办公环境和水平已不能满足群众的需要,只有不断满足群众的新需要,才能健全创新法庭管理,法庭工作才有发展。2007年,在院党组和农场党委领导大力支持下,法庭基础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成了600平方米三层独立的审判综合办公楼,从简陋的小桌方凳变成了宽敞庄严的法台法椅,庄严的法袍替代了过去的肩章、大盖帽,法庭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农垦法院三年发展规划的提出,为法庭的基础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本着方便群众,推行一站式服务的思想,从开展法庭窗口建设出发,八五八法庭积极争取到农场资金三十八万元,在原有办公条件的基础上又对办公场所进行重新修缮,重点对立案接待大厅进行改造,同期完成办公区改造和设备更新。通过装修改造后的立案接待大厅,增设了电脑打印机、电子显示屏、便民桌椅、立式材料柜,并安装了安检门及监控设备,通过这些设备设施的充分利用,充分展现了为民、便民、利民的服务宗旨,实现一站式受案和诉讼指导。标准窗口的建设使八五八法庭基础建设和庭容庭貌都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不仅成为牡丹江农垦法院法庭建设的示范单位,同时也为争创省级先进法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1年八五八法庭被黑龙江农垦中级法院评为“法庭基础建设特色法庭”。
基础建设的发展为法院整体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为更好地践行“公正司法、一心为民”、提高审判效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几年来,八五八法庭干警团结拼搏,为农场经济的发展、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2010年度,法庭被农垦总局政法委授予“先进集体”,被农垦中院授予“优秀法庭”。2011年被农垦中院授予“先进集体”。
法庭建设的提高不仅是为法庭干警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更主要是为了促使法庭能动司法的提高,更好的为百姓服务。为此,农垦中院肖凤鸣院长多次到八五八人民法庭视察指导工作,并与农场党委研讨提升法庭建设标准等事宜。领导的关怀更加引起法院的重视和赢得农场党委的大力支持,为了建成规模化、标准化、示范化法庭,更好的提高法律服务,农场党委决定投入600余万资金,重新建造1750平方米标准化法庭办公楼,对新审判办公综合楼的功能进行合理布局,尤其是审判区、办公区分离,法官通道、当事人通道,庭审记录设备、音响设备、监控设备、安检设备、网络设备的配备等,使法庭新建的审判大楼要全面实现司法条件规范化、基本保障标准化、装备建设现代化、审判办公信息化,达到法庭标准化建设的相关标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诉讼需求。
在农垦中院领导关心下、在八五八农场党委鼎力支持下,八五八法庭建设将迎来崭新的明天,有了一流的工作环境,更要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我们将充分利用已有司法资源,提高司法为民水平,使八五八法庭的各项工作迈向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