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还在全球肆意蔓延
虽然在国内的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
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冠状病毒
因为疫情还未真正结束
敲警钟!
扎堆、聚集易“中招”
下面这些活生生的教训
告诉你切勿放松警惕~
4月16日晚,黑龙江卫健委官网公布15日新增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轨迹情况,由此前一例87岁确诊患者陈某引发的传染链条,再度延长,其中包括多名医护人员。
至此,除陈某家人外,与陈某系同一病区病友和陪护者的,或存在交叉感染的,确诊病例增至14例,无症状感染者增至6例。
来源:中国新闻网
病毒何以“链式”蔓延?
扎堆聚餐、隐瞒行程成关键
除了目前溯源出的“传染源”韩某,以及引发医院交叉感染的陈某,在这错综复杂的传染链上,4月9日哈尔滨新增的确诊病例郭某,扮演了助推病毒扩散的“重要角色”。
据黑龙江省卫健委通报,在疫情期间,郭某曾经频繁外出与朋友聚餐。目前,3月29日的一场聚餐初步被认为是造成这次“链式”传播的关键节点。当日,郭某和王某、陈某一家以及多位朋友共同聚餐,后来陈某及其两个儿子相继确诊,由此病毒进一步蔓延。
此外,郭某和王某在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中,故意隐瞒病情和真实行程,导致无法及时全面掌握相关信息,无法形成完整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给追溯病毒源头、查找密切接触者、切断传染源带来极大困难。目前公安机关已经介入调查。
不可松懈!广州一美食店隐瞒客人堂食,多人确诊
据广州疫情防控新闻通气会通报:
3月23日,广州排查出1例境外输入病例,后又排查出3名境外输入病例。其中一人称,曾在一美食店叫外卖。流调人员核查时,该店称“不设堂食,只供外卖”。此后,又一确诊病例称和朋友曾在该店内用餐。流调人员察觉店主可能有所隐瞒,立即再次赴现场调查。经排查,美食店店主、店内员工及其家人、店主一名朋友全部感染。
警惕!隔离14天期满后与家人聚餐 北京又现聚集性病例
4月16日下午,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通报,4月15日,本市新增报告境外输入新冠肺炎关联确诊病例3例,庞星火介绍了这起聚集性病例的情况。
4月15日确诊的3名境外输入关联确诊病例为14日境外输入确诊病例的家庭密切接触者,分别为首发病例的母亲、弟弟和外公。首发病例于3月24日从美国回京后集中隔离观察,分别于3月24日、25日和4月6日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呈阴性,经小汤山医院排查后隔离14天,4月8日隔离观察期满回家,与家人及保姆等5人共同生活,曾与家人共同就餐,与家人近距离接触。首发病例回家后于10日出现症状,13日就诊,其母亲于13日下午出现咽痛、憋气、咽干症状,未就诊;其弟弟于14日出现咳嗽、咽痛、发热等症状,未就诊;其外公无咳嗽、发热等症状,但有其他基础疾病。首发病例于14日确诊后,对家中5名密切接触者采取医学观察和处置,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相继发现3人标本检测结果均呈阳性,15日由120急救车送至定点医院。结合3人的接触史、临床症状、肺部影像、血液检查等诊断依据,15日诊断为确诊病例,其中2人临床分型为普通型,1人为轻型。截至目前,经扩大搜索,初步判定有62名密切接触者,正在采取相关医学隔离观察措施。
可能你会说
聚会喝点酒 病毒全没有
可是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研究
喝酒会增加感染新冠病毒风险!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表示:
聚集性疫情是防治的重点!
国家卫健委等多部门提醒,
始终做好个人防护,不扎堆少聚集!
再次提醒
切记不可大意
谨遵防护建议——
戴口罩,勤洗手!
少扎堆,少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