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机构设置   专题报道   司法公开   法院工作   法官园地   法院执行   诉讼指南   法治论坛   法律法规 

 

微信表情已成法院证据,使用表情符号时要注意啦!

发布时间:2021-03-15 18:28:43



    小伙伴们看过来,你用的表情符号,在法律上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但代表的意思是你认为的意思吗?

    涉及借贷款时

    在一份民间借贷案的判决书中,贷款人张辉锋给借款人闫浩发微信,罗列了后者的借款明细。闫浩则回了一个表情符号“OK”。

    但对“OK”这个表情有不同理解。

    安徽省太和县人民法院认为:张辉锋提交的微信记录,没有得到闫浩的明确认可,因而该微信内容不能作为后者尚欠张辉锋相应金额的依据。

    相对于上述判决书中的微信表情,另一些表情的含义则较为模糊。

    在一起房屋租赁纠纷案的判决书中,承租方租赁期满后,面对出租方多次提醒、提出加租意愿,既不表示继续承租,也不表示搬离案涉房产,只是回复了一个“太阳”的表情符号。

    出租方:他这个表情是对加租的认可。

    承租方:这种认定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

    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应当认定承租方同意按照加租后的标准继续承租。同时,判决承租方承担租赁期满后相应的房屋占有使用费。

    微信微博聊天记录,可作证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决定,电子数据包括下列信息、电子文件:

    (一)网页、博客、微博客等网络平台发布的信息;

    (二)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即时通信、通讯群组等网络应用服务的通信信息;

    (三)用户注册信息、身份认证信息、电子交易记录、通信记录、登录日志等信息;

    (四)文档、图片、音频、视频、数字证书、计算机程序等电子文件;

    (五)其他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处理、传输的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信息。

    对于电子数据的真实性,将结合电子数据的生成、存储、传输所依赖的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软件环境是否完整、可靠等7类因素综合判断。

    另外,电子数据的内容经公证机关公证的,人民法院应当确认其真实性,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

    以后在使用表情符号时要注意啦

    涉及到各自利益的对话中

    尽量使用文字表示

    明确双方意思

    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和纠纷

文章出处:九三人民法院    

 
 

 

关闭窗口

您是第 25790068 位访客
黑龙江省农垦中级法院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汉水路82号   邮编:150090  
Copyright©2025 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黑ICP备11004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