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江平原小兴安岭余脉黑龙江畔镶嵌着一颗耀眼的明珠—宝泉岭垦区。宝泉岭人民法院就诞生在这亘古荒原上,她以法治之光守望着宝泉岭垦区的公平正义,为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和中国商品粮基地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宝泉岭人民法院成立于1982年,现有内设机构8个,派出法庭8个,在编在岗干警74人。地跨三市四县,辖区人口22万,年受理案件四千件左右。近年来,该院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工作目标,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各项工作齐头并进,蓬勃发展。先后被授予“全国优秀法院”“全国法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省优秀法院”“全省涉诉信访工作先进集体”“全省人民法庭诉讼服务示范单位”及全省“打官司不求人”示范法院等荣誉称号,刑事审判庭被最高院授予“全国法院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一、坚持公正司法,审判质效争一流
一是提高审判技能争一流。强化业务培训,提升业务能力,积极组织干警参加上级法院或本院各类业务培训2000余人次,选拔优秀人才到国家法官学院、浙江大学等院校深造,提高全员审判技能,培养业务骨干和高层次审判人才。
二是强化审判管理争一流。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开展以来,评查重点案件183件。整治审判执行突出问题,开展整治执行“五个方面”问题专项活动,自查各类执行案件2246件;开展整治审判质效不高问题专项活动,自查诉讼案件11237件。开展整治“减假暂”问题专项活动,对122件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件自查、评查。对自查、评查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逐一整改,逐案销号,全部整改完毕。
三是改革审判方式争一流。探索审判新模式,确保审判效果,采取“审判员+人民陪审员+人民调解员+廉政监督员”四位一体的审判模式,人民陪审员参加合议庭案件3567件,人民调解员庭前协助调解案件5985件,廉政监督员参加旁听210人次。
先后成功审理了“12.29”“5.09”涉黑刑事案件,妥善处理了百余起影响垦区经济发展、稳定的群体性、链索性民商事和行政诉讼案件,“利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队伍教育整顿期间,开展“雷霆2021执行专项行动”,集中优势力量,加大对涉民生案件的执行,成功执结33件网络服务合同纠纷案件,并集中发放执行款,多家中央、省级媒体转载该案报道。开展“涉案款物专项清理处置”专项行动,累计清理案款160万元。
近五年,仅有30名员额法官的宝泉岭人民法院,共收案13240件,审结13203件,其中2020年收案3072件,结案2994件,结案率97.46%。2020年全省基层法院工作质效考评排在第一档次,在全省142个基层法院中位居第8名。
二、坚持服务大局,司法服务创一流
一是争做“谁执法谁普法”的践行者。院领导率先为辖区党委理论中心组进行法制讲座,在各农场、企事业单位举行100余次法律大讲堂。利用法律大集解答法律咨询6000余个,发放宣传册2万余册。在辖区5个社区分别设立“一报、一典、一册”法律宣传点,置放法律宣传书报200余份。开展“院校共建、法治同行”为主题的送法进校园活动,针对校园欺凌、暴力伤害、学校及教师依法履职等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法律服务。
二是争做“法治政府建设”的推动者。围绕辖区党委中心工作,坚持问题导向,提出司法建议200余份,采纳率达95%,为管理局和各农场研判重大涉法事项30余个,预防和化解了重大社会矛盾纠纷,维护了辖区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健康发展。
三是争做“优化两个环境”的守护者。以“优化营商发展环境、优化法治环境”为主题深入开展“双优双征”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监督立案工作,主动与4家龙头企业和32家民营企业建立联系制度,主动提供司法援助、司法建议。队伍教育整顿期间,两次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邀请共计19名社会各界代表参与座谈。积极开展“五进”活动,走进机关企事业单位75家,收集征求意见表67份,解难题、办实事150余件,努力为国家级工业园区建设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和有力的司法保障。
三、坚持司法为民,利民措施保一流
一是开通便民诉讼服务绿色通道。大力加强诉讼服务中心建设,诉讼服务中心采取 “区块格局”设置、“窗口开放”服务,设施完备、功能齐全。全力推进“互联网+”服务,科技惠民。增加网上立案、远程立案、预约立案,用技术手段提升诉讼服务质效。认真落实“打官司不求人”要求,采取“双十条”措施,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诉讼服务中心工作被最高人民法院通报表扬,并获评全省2019-2021年度“打官司不求人”示范法院。
二是开通利民诉讼服务便捷车道。针对辖区面大线长点多的实际情况,让法官多跑路当事人少跑腿,八个法庭全部实行巡回审判方式,推行“六进”巡回审判制度,为当事人减轻了诉累。教育整顿期间,为进一步落实便民服务措施,设立“绿色通道”,为特殊群体提供快审快办、上门司法服务9次。开展“促民生、保秋收”活动,深入田间地头送达、审判、执行50次。
三是开通惠民诉讼服务联动渠道。借鉴枫桥经验,推动完善人民调解组织,人民调解组织覆盖局直5个社区及辖区13个农场,补充优化人民调解员队伍,仅局直5个社区现有人民调解员已达78人,在辖区岭北社区挂牌成立法律服务站,召开人民陪审员、人民调解员培训会1次,提升人民陪审员、人民调解员履职能力。社会矛盾联动化解显现成效,法院曾被省法院授予指导人民调解先进单位,共青人民法庭曾被最高院授予指导人民调解先进单位。
四、坚持强队兴院,法院形象树一流
一是培育优秀法院文化。坚持发扬“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秉持“崇德、尚法、博学、敬业”的院训,培育“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亲民爱民、浩然正气、清廉节俭、刻苦钻研”的院风。持之以恒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先进文化、廉政文化,在建党百年之际,全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教育整顿为契机,深入开展政治教育、警示教育、英模教育。教育整顿期间,开展各类学习教育39次,实现了政治忠诚进一步筑牢,廉洁意识进一步增强,自我革命的决心和魄力进一步坚定的良好效果。注重创作优秀法院文化作品,30余个文化作品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获奖,陈嘉道副院长征文获省法院“青春铸法魂”一等奖,注重打造法院文化精品,院长宋德双的庭审被省法院评为精品庭审。
二是打造坚强法院堡垒。把党建工作放到突出位置抓,强化政治引领,法院领导班子被中院评为一类班子,法院党支部被鹤岗市委评为标准化党支部。坚持以党建带队建,以队建促审判,设立党员先锋示范岗,开展“五星”干警评选活动。营造“学党史、庆百年”浓厚氛围,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全院干警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塑造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法院队伍。
三是树立良好法院形象。创新宣传载体、丰富宣传内容,大力开展弘扬先模精神宣传,讲好“身边人身边事”“法庭那些事”“为群众办实事”,传播法治好声音。官方微博自2019年以来始终排名全省法院前两名、全国法院前二十名,荣获2019年度全国法院“十佳百优账号”;官方微信自2020年以来始终排名全省法院前十名;“天平阳光”自2020年7月起连续16个月荣获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 “月度优秀天平号”。积极开展法院公众开放日活动,举办法院公众开放日活动94次,邀请社会各界代表参观了解法院的建设和工作开展情况,零距离感受法院显著变化。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并通过座谈、讲座、走访、调研等多种方式展现法院风采,树立良好形象,提升司法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