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丝不成线,孤燕不成春”。 如果把法院比作一条河,每名干警就是河里的一滴水,如果把法院比作一棵树,每名干警就是树上的一片叶子,如果把法院比作一块表,每名干警就是钟表上紧密咬合的齿轮,…….因此法院要发展,每名干警必须先从自我作起,从作好自已开始。
从2001年通过招考进入法院工作,由立案庭书记员、法警成为刑庭审判员,在领导的关怀下,在老法官的引领下,在同事们的支持鼓励下,我不断调整自身位置,不断成长与成熟,圆满完成了岗位的三次转换,并一直为北安农垦法院的发展努力工作着。
坚持作一个“行胜于言”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我的长处就是“认真”“肯干”“有责任心”。从进入法院的大门时起,我就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书记员。非常幸运的是当时院里实行大立案格局,书记员归口立案庭,在我任书记员的九年时间里,我办公室的门总是在全院第一个打开,最后一个关上。在担任书记员期间完成500余次庭审、100余次合议庭、70次的审判委员会记录工作,装订的民事卷宗900余册,因为那时装订卷宗没有打孔机,用锥子扎,厚厚的卷宗一气订下来,姆指和食指磨出了老茧,拉线绳的手都勒出了血印。为了能使卷宗装订的整齐、美观,卷脊都是自己用格尺一点一点量出来的,开始的时候一天能装上一本卷宗,慢慢的通过自己勤奋努力,最后自己掌握装订卷宗的好多窍门,我装订的卷宗当过样板卷,还给当时法庭的书记员作过现场示范。在大立案格局下的书记员应知应会的东西很多,会参与送达、诉讼保全等许多工作,通过长时间的总结和摸索有了自已的经验和想法,后来在领导的指导下,将记录与装订卷宗结合,初步形成了民事卷宗装订顺序要求,现在民事所用的卷宗装订顺序就是由那时修正完成的。
用心作一个“知耻后勇”的人。"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前进的路上并不是布满鲜花。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自我经历的不同,环境的局限,每个人都无法避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我自认为认真、坚韧、勤奋、执行力强,有责任心,但在语言表达上还有待提高。卡耐基曾说:“人性的弱点并不可怕,关键要有正确的认识,认真对待,尽量寻找弥补、克服的方法,使自我趋于完善”。自从2008年通过全国司法考试,取得了法官任职资格后,自己成为一名刑事审判庭法官,工作的变化让我发现了自身的不足,让我对自已有了新的认识。那是在2011年办理的一起交通肇事案件,案件事实非常清楚,在附带民事调解过程中被害人委托代理人提出了一个法律观点,这个观点非常尖锐,可是通过司法解释和说明,完全可以认定他的观点不正确,可是自己找不到一个妥善的表达方式给委托人解释清楚,表达明白,看着代理人自以为事的样子,又气又急。通过这件事,让我知道了自己不但要提高法律素养,更要提高表现力。
从刚参与审判时的不安,到现在面对再复杂案件的从容,从刚写文书时的层次不清,到现在几十页文书的有条不紊……。经过十二年法院工作的历练,我从当初遇到困难受到批评时的沮丧到现在敢于正视自身存在的弱点,并能够在困境面前,毫不气馁、迎难而上。在不断的自我修复中不断成熟。
努力作一个“突破自我”的人。人生的路,崎岖不平,只有勇于向自我挑战才能战胜自己,超越自我。2011年六月份,我审理了一起故意伤害案件。案情很简单:被告人侯某系一位农民,在饭店吃饭时,与被害人段某某、丁某某发生矛盾,侯某用啤酒瓶二人打伤。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二位被害人提出了附带民事诉讼,请求赔偿数额与被告人接受的数额相差太大。看着被告人老父亲满含泪水的双眼和即将失学的孩子,看着被害人支离破碎的家庭和伤残的身体,我想怎么才能用一个好的方案能让双方达成协议,使双方的诉求得到满足,在被告人最大努力下赔偿被害人的损失,并且在法律的允许范围内让被告人受到法律的惩罚,又能让被告人的家庭不进入极端困顿的境地。我一次次与双方交流,反复做双方当事人的工作,一次不行两次,二次不行三次,经过八次调解,终于双方达成了协议,案件得以完满解决。判决生效后,双方当事人说:“法官不好当,一手托两家真难。”审理刑事案件以来,在附带民事案件中自己都用心去调解,有的案件,太难了,吃饭想、走路想、晚上想,想得觉都睡不着,真想判下去了事。每每这个时候,就多想想,既然从事审判,就应承受和担当。心理教育学有一句话: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如果说于我“认真”“实干”已成为习惯,现在和将来“一定要”敢于突破自我,实现自我完善。
很小的时候学过《天鹅、大虾和梭鱼》一篇课文,说天鹅,大虾和梭鱼,想把一辆大车拖着跑,他们都拼命的拉呀拉呀,天鹅伸着脖子要往云里钻,大虾弓着腰儿使劲往后靠,梭鱼一心想往水里跳,车子停在原地一动也不动。我想法院是个集体,每个干警都是不同的个体,每个人只要都努力作好自已,不让工作出错,不让领导操心,相信在院党组带领下,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法院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