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在天空中飘扬
信仰是什么?信仰是开在墙角的花,虽不显眼,弥漫的芳香却能沁人心田;信仰是行驶在海洋上的帆,虽然渺小,却能乘长风破巨浪;信仰是燃烧在黑暗的蜡烛,虽然微弱,却能驱散夜的阴霾。
1958年,有那么一群人,带着妻儿老小,来到垦区这片亘古荒原,他们爬冰卧雪,化严寒为春雨,他们披荆斩棘,化苍凉为辉煌,他们以青春和生命为代价,在共和国史上谱写出动人的乐章,他们就是垦区共产党人。在‘中国梦’的大愿景下,北大荒人正在描绘和憧憬着自己的新梦想,而今,我光荣的加入恳区法院这个大家庭中,亲身感受着身边法院共产党人甘愿奉献、甘愿平凡、甘愿牺牲的执着,越来越领悟了信仰的力量!
在不少人眼里,法院工作者总是高高在上,掌握着案件的“胜负大权”,其实不然,作为一名基层法院的工作者,我们头顶国徽,身负着国家和人民对法院工作的信任,我们肩托天平,传递给社会和人民公平正义。我们接待各种各样的当事人,面对纷繁杂乱的案情,化解矛盾的呻吟,解决纠纷的欣喜,分享矛盾双方从对簿公堂到握手言和的快乐,这是法院人最执着的追求和最大的欣慰。这是信仰的力量。
基层法院的案子多,人手紧,事情繁琐,工作量大。在审判工作中,比如送达法律文书这看似简单的工作却往往不那么容易,一是当事人提供的送达地址不准确,一变再变,而邻里乡亲怕得罪人也不愿意告知,二是当事人及其家属对法院工作缺乏了解和信任,当事人要么拒绝签收,要么直接躲起来不见,只有经过法官耐心细致的解释和引导,才能成功送达,对本就紧张的法院工作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我们可以延时下班,可以放弃周末同家人相处的机会,但我们必须要做到定纷止争,把司法的权威建立让老百姓满意、信赖的基础之上。这还是信仰的力量。
法院的执行工作对执行人员的要求极高,必须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业务知识,特别是在执行时分寸的拿捏很重要,拿捏不好很容易造成被执行人不理解、不配合、不支持,甚至暴力抗法的情况发生。此外,执行人员还要根据被执行人的社会背景、家庭情况锁定其具体生活地点及其可供执行财产所涉领域、所在位置,这就要求执行人员还需有高超的人际交流和外出调查能力。我们可以为案件奔波劳顿、可以在执行工作过程中被被执行人误解,但任何事情都不能阻止我们对执行工作的敬业精神和毅力恒心。这还是信仰的力量。
信仰让正气写就人生,信仰让正义铸就忠诚。正是因为信仰的力量,我们才能坚守这份对法院事业无限的热爱、对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崇高的责任。我们把天平托上双肩,去搏击、去创新、去开拓,时刻牢记北大荒精神,彰显北大荒法院人的时代风采,努力完成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如果有人问我,党在你心中是什么?我可以自豪的说,党就是一面鲜红的党旗,就是那面旗帜下坚定的信仰!让信仰在天空中迎风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