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春,我毕业参加工作,这是一份我比较喜欢的工作。一天领导找到我,很严肃跟我谈话,说经组织考核研究,准备调你去法庭担任法警工作。我很天真地问,法庭是干什么的?法警着警服吗?因为父亲是复转军人的缘故,我心底对警服有一种天然的眷恋,得到肯定答复后我马上就欣然同意了。上班的第一天正好赶上一对来法庭离婚的当事人,他们大吵大闹,相互指责,破口大骂,法庭的同事整整一天不停地劝说、调解,我的脑子都大了,难道这就是法庭工作?难道年纪轻轻就要婆婆妈妈这么干一辈子吗?这离我的理想太遥远,我不禁后悔自己的决定了。老庭长看透了我的心思,对我说要干好法庭工作首先要有一份公心和责任心,如果连这个最起码的都做不到,那就不配做一名法官。当时我对这话很不以为然,但不久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我对这个行业的看法。
那是一件赡养纠纷案件,老人中年丧妻,有三子三女均已成家,因老人在年轻时对家庭不负责任,与子女不睦,到了年老体弱需要子女照顾时,在赡养老人的问题上子女的口径惊人的相似,那就是适当出钱可以,到家里来住坚决不可以。当时正是隆冬时节,滴水成冰,老人生活几乎不能自理。庭长带着我为老人送去了煤和一些食品,并穿梭在老人的几个子女之间做调解工作,几个子女最后达成协议,从即日起轮流每人到老人住处照顾老人一天。老人生活有了着落,我们如释重负,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过了些天,我总感到心里不踏实,就去回访了一下老人。到了老人住处,眼前的情景不禁让我倒吸了一口凉气,因老人与二子斗气,二子生气离开,使得子女间相互指责、攀比,几天都没人来照顾老人,冰冷的屋内老人几天水米未进,已奄奄一息,床上、地上满是大小便…。我赶紧找来医护人员,将屋内炉子点上,并把情况向庭长进行了汇报。我们立即将老人所有子女及子女单位领导和单位职工代表召集到老人住处召开现场会,对老人子女进行严厉批评教育,此情此景老人子女不但受到良心谴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和亲情的可贵,同时也受到了深深触动,之后老人的生活得到妥善解决。这件事深深震撼了我,因为自己不经意的举动,不仅挽救了一个人生命,避免人间悲剧的发生,同时使濒临破碎的家庭得以维持,避免内疚伴随子女一生。我真正认识到了法庭工作的重要,理解了法官公心与责任心的内涵所在。
在法院我先后担任法警、书记员、助审员、审判员、庭长等职务,无论职务如何变化,法官的公心与责任心我始终不敢忘。回首20年我当法官所走过的路,没有什么惊天动地、大案要案可以总结,处理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婆婆妈妈的琐事,但心底有一种安稳,有一份满足在,那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法官是法律的化身,是维护社会公正的使者,面对当前形形色色思潮的影响和物欲的诱惑,要始终把牢固树立法官公心与责任心作为做人、做事的第一需要,认真睿智审理每一起案件,平等对待每一方当事人,及时化解矛盾、消纷止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法官的形象,为构建和谐社会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