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女,1970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红兴隆人民法院红旗岭人民法庭庭长、一级法官,风趣而专业,温暖而开朗。
张慧自1992年7月调入红兴隆农垦法院工作,2016年6月加入员额法官队伍,2020年6月起负责红旗岭人民法庭全面工作至今,2020年受案271件,结案271件,结案率100%;2021年受案403件,结案403件,结案率100%,上网公开案件100%,文书上网100%,卷宗同步生成100%,卷宗按期归档率100%,无延审和超审限案件。
化解矛盾不上交
张慧为当事人清算多年账目后组织双方调解,案件当事人为张慧送来感谢信。“张法官,你讲的我们听懂了,你都是为我们好,你的调解我们心服口服!”这是一起困扰双方当事人多年的民间借贷纠纷,在张慧多次组织双方调解后,当事人用最淳朴的方式表达了对她的感谢。
2021年,张慧受理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被告多年前向原告借款50余万元,几年来先后还款近百万元,但原告仍起诉被告要求其再还60余万元。一边是想要修复双方当事人破碎的友谊,一边是被告觉得不公平就到省里上访的威胁,此案既要达到案件双方当事人息诉服判,又要达到日后案件完美执结的双重效果,断不可一判了之。为了解开两人心中的“疙瘩”,张慧担起了一名会计师的职责,连续加班数天为当事人清算多年账目,庭前多次将双方组织在一起,结合民间借贷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向当事人释明民间借贷中有关利息及复利法律是否支持的相关规定,她的工作态度,感动了双方当事人,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被告分两年偿还原告30万元。被告表示不仅感受到法院的公平公正,也体会到法官真心为民解难题的工作态度;不但解决了他的烦心账,而且为他节省了律师费和账目清算费,感谢她为这起纠纷所作出的努力。
作为基层法庭的“一把手”,张慧牢牢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精神实质,全面实现“矛盾不上交”,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门里,消灭在萌芽状态。
柔性司法显温情
当事人当庭给付费用,当事人赠送感谢信 “张法官真为我主持公道,她的话,我爱听!我现在就交钱!”这是一起侵权责任纠纷案件,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后,案件被告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她的感谢。
2020年,张慧受理了一起侵权责任纠纷案件,原告李某某被邻居米某家狗咬后自行前往医院注射疫苗。次日,李某某找到邻居米某,要求米某报销费用,双方因费用比例问题发生纠纷诉至法庭。受案后,张慧立即把双方当事人请到法庭,在调解的过程中,双方情绪激动争执不休拒不配合调解,两方陪同家属助阵,冲突一触即发,调解陷入僵局。见此,张慧耐心倾听当事人诉求,从邻里和睦的角度劝导他们要相互体谅、宽容对方,同时结合类似邻里纠纷的案例,指出两家人各自存在的过错,调解工作历时2个小时,最终使双方握手言和,被告当庭给付费用,矛盾高效快速得以化解。
作为一名女法官,她善用“柔性司法”化解社会矛盾,把司法过程变成一种人文关怀,细心体会当事人的心理,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为民服务零距离
疫情防控期间作为网格员为群众服务,疫情防控期间通过建立微信群调解案件。“脱下法袍是战士,穿上法袍是法官。慧姐,谢谢你”。这是红旗岭农场桃园小区32栋48户居民在她完成“网格员”一天工作时对她的感谢。
2020年,当新冠疫情突袭时,张慧积极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党员的她主动到社区报到,承担起红旗岭农场桃园小区32栋48户居民的排查员、信息员、宣传员、服务员工作,对该栋楼48户居民逐一登记建立防疫台账,建立防疫微信群,详细询问每户家庭人员的身体健康、行动轨迹等情况,在群里每天多次耐心细致宣传不聚集、出门戴口罩等疫情防控要求,对有特殊要求及紧急需求的人提供帮助。她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执法办案。她带领全庭干警运用信息化手段与双方当事人建立微信群调解案件,积极与当事人沟通促使其主动履行义务,用实际行动做到了疫情期间诉讼服务“不打烊”。
作为一名党员,她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她深爱着的这片土地上的百姓。
巾帼不让须眉。张慧常说:“我们不仅要做好百姓工作,还要看住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做到制度之内“不缺位”,制度之外“不越位”,让组织放心,让人民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