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
已成为大多数驾驶人的共识
但是有一种情况
驾驶人朋友很容易忽略
那就是“隔夜酒驾”
有些驾驶人认为前一天晚上喝酒
第二天醒来后可以继续驾车
觉得经过一晚上的休息
酒精已经分解了
殊不知“人醒了,酒还没醒”
3月的某天晚上,被告人林某在家中喝了半斤60度白酒。次日14时许,林某驾驶货车在某农场行驶时,被黑龙江省垦区公安局宝泉岭分局执勤民警查获。经鉴定:林某血液中乙醇含量为123.8mg/100ml。
裁判结果
法院认为,被告人林某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其行为已构成危险驾驶罪。但其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可以从轻处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的规定,判决如下:被告人林某犯危险驾驶罪,判处拘役一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千元
宿醉后驾车
是否属于涉酒驾驶
重点不在于当晚喝酒后
休息了多久
而是
以体内酒精含量测试结果为标准
隔夜酒驾怎么回事?
酒精在人体内代谢速度取决于个体差异及酒精摄入量,一般情况下,饮酒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酒精在人体内会逐渐吸收、分解,血液中酒精含量也会逐渐降低。
怎么判定是否属于酒驾呢?
其实,隔夜酒驾只是一种通俗的说法,酒驾与否是依据血液中的酒精含量来判定的,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为饮酒后驾车,等于或大于80mg/100ml为醉酒驾车。
到底饮酒后多久才能驾车?
即便饮酒量相同,休息时间相等,但因个体差异,个人的代谢速度不同,酒测结果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酒精在体内的降解半衰期大于6小时。根据个体差异,建议至少要经过20到24小时才能开车。
“隔夜酒”威力大
酒后不可轻易“尝”试
任何侥幸都可能给安全埋下隐患
请大家遵章守法,安全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