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发展,
无人机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
从农田撒药到施肥播种,
无人机在节省人力物力的同时
也提高了农户的种植效率。
但若不慎导致邻近种植户受损,
该怎么办?
2022年,孙某在北大荒集团黑龙江繁荣种畜场有限公司某管理区承包土地进行黄豆种植。7月初的一天,孙某到地里查看时发现,原本长势喜人的黄豆出现大面积叶片发蔫枯黄的情况,周边其他黄豆地也出现了相同情况,疑似受农药害所致,总面积300余亩。孙某等人立即将情况反映给相关部门,并与公安机关取得联系。经调查核实,6月末时,王某使用无人机对其耕种的玉米喷洒了除草剂,因部分药液喷洒到了周边的黄豆地里,造成上述情况。
孙某等人认为这种情况会导致自家大豆减产,于是找到王某要求其赔偿损失,但王某态度强硬,拒绝赔偿。孙某等人一气之下将王某诉至九三人民法院。
本院齐齐哈尔人民法庭受理了该案件。在审理过程中,为全面了解情况,承办法官张伟多次前往种植地进行现场勘验,并对周边职工群众进行走访。在确定案件事实后,组织双方在现场进行了调解。法官从法律法规、邻里关系等多方面对双方进行疏导劝解,最终张某承认撒药当天有风,无人机作业过程中会对药水加压雾化,遇到风飘洒的可能性很大,他愿意赔偿孙某等8名种植户的损失,并承诺今后在喷洒农药过程中规范操作,不再对周边作物产生影响。至此,这起农药喷洒不当引发的纠纷得以化解,双方握手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