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建三江人民法院始终坚持贯彻上级法院关于对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要求,坚持把司法办案与法治教育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以推进未成年人审判工作为抓手,拓展和延伸工作领域,开展多元化普法宣传模式,与辖区妇联建立长效沟通机制,多措并举,不断打造工作亮点,取得了良好成效,得到了上级法院的高度认可。2022年9月,在辖区学校开展的校园“模拟法庭”活动,被省法院宣传报道。
法护未来,向阳而生。自2021年建三江人民法院少年法庭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教育、感化、挽救”工作方针,积极探索完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制度。一是结合工作实际,适用专业合议庭审理、犯罪记录封存、开展社会调查等特色审判制度,充分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二是注重建立“未成年被害人与被告人对话沟通”机制。将调解贯穿于涉及人身伤害、侵犯财产类案件审判全程,尽量修复被破坏的社会关系,避免对未成年人造成二次伤害。三是注重法庭教育,对被告人及其家长做到庭中教育与庭后沟通谈话相结合,运用温情审判挽救、感化失足少年。
阳光普法,追光而行。为切实加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建三江人民法院不断创新普法宣传方式。一是认真落实法治副校长制度,与学校建立“法治校园行”长效工作机制。目前建三江人民法院已有包含院长在内的14名干警担任法治副校长,多次到学校开展法治讲座,以真实案例教育未成年人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二是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青少年学生走进法院,通过参观法官长廊、观摩庭审,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三是组织“模拟法庭”。通过寓教于乐的情景教育普法模式,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法律深植学生内心,在成长的道路上与法同行。
以法为礼,守望成长。下一步,建三江人民法院将主动延伸司法职能,围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两项重点工作,常态化开展法治宣教,不断探索创新审判机制,努力推进未成年人审判工作再上新台阶,为祖国的未来撑起安全、晴朗的法治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