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中23次提到“法治”,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法治工作的高度重视。如果说司法是实现公平正义的“ 最后一道防线”,那么法院的执行工作就是“ 最后一道防线” 上的“ 最后一环”。打造高质量执行,是人民法院维护公平正义、深化司法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市场秩序、服务保障优化营商环境的必然选择。建三江人民法院执行局始终坚持执行为民、坚持服务大局,在优化辖区经济发展的道路上,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
“三常态”强保障,有效增强司法服务实效性。
司法服务常态化。深度落实《建三江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服务保障建三江辖区经济发展的意见》20条,明确涉企执行案件办理标准、原则等,助力企业向好发展。走访调研常态化。坚持定期服务、主动服务,分管院领导带队,开展助企纾困活动,对辖区内23家重点企业开展走访调研,充分了解企业的司法需求,细化完善服务企业措施,主动“问诊”,为企业提供“ 定向化” 法律服务。企业培训常态化。定期组织企业法律培训班,深入讲解规范管理、防范风险、签订合同、劳资纠纷等方面法律知识,对企业相关人员进行法律培训6场次,切实提高企业防范化解经营风险的能力。
“三强化”促执行,大力保障企业合法权益。
强化联合惩戒。与金融机构,建立执行失信惩戒威慑机制,联合信用惩戒一体化。强化队伍力量。建立高标准的可视化执行指挥平台,对执行案件现场远程指挥、研判。抓好执行流程节点管控,制定《执行工作管理办法》,建立应急制度,形成强有力的执行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专项执行。持续开展涉企专项执行行动,借力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实现 24内小时网络查控,48内小时网络冻结。2021年以来,开展涉企专项执行行动16 次,网络查询涉企案件财产线索 1696次,网上办理涉企案件冻结手续823件,执结企业申请执行案件532件,助力企业盘活资金4000余万元。
“三推进”优措施,善意文明执行促和谐双赢。
推进智慧法院建设。在疫情防控形势下,法院依托信息化建设,开启“ 云端执行” 工作模式,大力实施线上调解、线上执行等执行举措,极大减轻群众和涉案企业诉累,降低疫情传播风险。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提前介入,促使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建立自动履行激励机制,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持续巩固基本解决执行难成果。推进文明执行。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执行措施,精准适用失信公布规定、限制高消费规定,强化公正执行、善意执行、文明执行工作要求,在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被执行人权益的影响,进一步完善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让企业更有活力,促进辖区经济良性发展。
眺望前行路,党的二十大指明发展方向,擘画宏伟蓝图。在新的征程上,建三江人民法院将积极回应群众司法需求,持续加大执行力度,打击逃避、规避执行行为,全力兑现胜诉群众权益,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