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八五○人民法庭不断优化司法环境,采取多项措施打造个性化的文化阵地,让文化建设在法庭建设中“活”了起来,走上了文化育人、文化兴庭的路子。
在庭长孟云的带领下,八五○法庭全体干警充分认识到文化建设对于提升法庭整体工作的重要意义,形成了一致的文化自觉。大家积极筹措资金,动脑筋、想办法,搭建文化载体,活化建设内容。在审判大厅、楼道、走廊墙壁及其他区域,装点极具品味的格言、警示语及字画,营造优美、和谐的办公环境和审判环境。同时激励干警们积极参与到法制宣传与调研工作来,将法庭司法为民工作经验、文化建设成果不断向外宣传与推广。法庭还组织干警参观场史馆、书画长廊,开展看红书、观红片活动,了解和掌握北大荒建设发展史,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将“三项教育”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
八五○法庭将研究和总结调解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重点,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景,让法庭文化更具活力,并赋予其新的内涵。庭长孟云不断积累审判经验,将调解技巧积累成特色调解文化,她所总结的“五调四法” 既符合本地风土人情,又具有强烈的人文特点,在法院系统得以广泛推广。彰显了黑土地豪壮与博大的文化特色与品位,形成了丰富的、独具内涵的调解文化。
通过文化建设,法庭达到了“八有标准”,也营造了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工作氛围,集体的凝聚力、干警的战斗力进一步增强,让文化成为了一种力量。三年来,法庭调撤率均达95%以上,执行案件到位率100%。法庭受理案件总数和综合结案率在法院名列前茅。法庭目标考核在牡丹江农垦法院稳居前列,调研信息工作成果显著,宣传报道工作连续三年位列法院第一名。2011年庭长孟云同志被省高院授予“全省法院调解能手”,2011年法庭被农垦中院授予调解工作“特色法庭”,2012年法庭被农垦中院授予“三年发展规划先进单位”,被牡丹江管理局授予“十佳先进集体”。实现了审判工作与文化建设交相辉映,硬实力与软实力同步提升。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八五○法庭善于做无声却有力的工作,点点滴滴地将文化建设这一软成果积累得钵满盆盈,并给法庭整体工作注入了巨大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