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北人民法院非诉解纷工作入选《全国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建设集锦——家门口解纷服务篇》手册。此手册系最高人民法院全国“两会”宣传手册,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过扫描手册二维码就可看到绥北法院非诉解纷工作场景图片。
近年来,绥北法院坚持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以诉源治理机制建设、制度建设、信息化建设、调解组织建设、“枫桥式法庭”建设为切入点,为人民群众提供了集约式、菜单式、一站式多元解纷服务,推出了特色“3+N”联合联动矛盾纠纷解决机制,至2023年2月28日,法院共受理诉前调解案件4572件,其中,司法确认1642件,“云调解”2406件。
打破地域壁垒
构建“3+N”解纷新格局
受历史条件限制,黑龙江垦区地域分散,呈点状型布局,以绥北法院辖区为例,院机关位于绥化市北林区,辖区内共有35个大型国有农牧场和13个派出法庭,分布在黑龙江省6个地级市、27个市区县辖区,最远的农场距离绥北法院院机关近500公里。
绥北法院打破地域壁垒,联合北大荒集团绥化、北安和哈尔滨分公司设立3个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在11个派出法庭设立矛盾纠纷调处站,还设置了24个农牧场矛盾纠纷调处室,构建“中心、站、室”三级纵向联动格局。融合法院、社会多方力量,吸收N种元素,不断完善“法院+其他职能部门”“法院+社会”“职业+业余”的工作思路,从“单打独斗”向“多元化解”转变。
搭建解纷平台
构筑多元共治解纷网
源头预防化解矛盾“请进来、走出去”。绥北法院成立诉调对接中心调解委员会,入驻诉讼服务中心和13个派出法庭;动员各农场成立调解委员会,协商垦区公安局绥化、北安、哈尔滨分局成立调解委员会,一并入驻诉讼服务中心和调解平台;引导绥化市律师调解委员会等各类调解委员会、调解组织到矛调“中心、站、室”,为当事人提供更丰富的调解资源。
绥北法院创建黑龙江垦区首个调解协会“绥化市北大荒调解协会”,将各调解机构凝聚在一起,畅通各调解组织的工作交流渠道,管理统筹辖区调解资源,成为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排头兵。
信息化+枫桥式法庭
打通解纷服务最后一公里
绥北法院充分利用网络云技术,在院机关诉讼服务中心和13个派出法庭全部布设集线上调解、无纸化调解、线上签字捺印等诸多功能为一体的“云上调解室”,在没有设立法庭的农牧场设立可以参加线上调解的“一公里”便民云调解室、云法庭,人民群众在“家门口”通过智能设备参加调解、庭审。调解员,就近的直接进入调解室调解,工作地点远的,上网进入“云上调解室”调解,打通了解纷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绥北法院在院机关和青年法庭、铁力法庭设置了“退休法官调解室”,在二龙山法庭、嘉荫法庭设置了“法官工作室”。目前,绥北法院13个派出法庭中,1个法庭100%、3个法庭80%、7个法庭70%纠纷在诉前解决。
嘉荫法庭开设的“李娜法官工作室”,2022年受理216起民事纠纷,诉前调解215件,开创了诉源治理新局面,奏响了寒地黑土上的善治序章,让“枫桥经验”浇灌的这朵“和谐之花”在垦区大地绽放的更加枝繁叶茂、娇艳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