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省委和上级法院深化能力作风建设“工作落实年”活动部署,鼓励干警提升调查研究水平,持续提升执法司法办案能力,有力发挥传帮带作用,推动业务经验广泛交流借鉴,红兴隆人民法院开展“天平·法官讲堂”交流活动,邀请审判专家、资深法官、优秀青年法官担任讲师,对自身领域工作心得进行传授,从而达到以点带面、辐射引领、全院联动、共同提升的学习效果。
红兴隆人民法院
天平·法官讲堂
4月7日,红兴隆人民法院举办第一期“天平·法官讲堂”活动,由双柳河人民法庭负责人伊晓宇现场对荣获省法院“优秀裁判文书评选三等奖”的裁判文书,结合办案心得进行讲授,员额法官和法官助理代表参加培训。
授课现场,伊晓宇从“熟练掌握法律法规,把握党和国家相关政策”“全面掌握案情,吃透案件逻辑关系”“运用法治思维,依法论证说理”三个角度出发,将个人撰写裁判文书的经验同与会人员深入交流、探讨,内容丰富,效果良好。
伊晓宇在授课中强调,裁判文书是审判活动的最终载体,亦是法官办案质量和审判水平的综合反应,要想撰写好一份裁判文书,就要坚持做到结构合理规范、语言文字表达流畅、事实清楚、证据充分、论证透彻、裁判结果明确具体、无歧义。
授课结束后,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大力提升裁判文书写作功底,精益求精,撰写好每一份法律文书。
下面一起来听听干警们的体会吧!
兴凯湖人民法庭负责人—
汪浩然
伊晓宇同志讲授了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因贷款保险理赔产生的保险纠纷,让我对保险合同的审理方向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审理这类案件首先要吃透案件逻辑关系,客观认定事实,找准法律规范及国家相关政策的规定,在优化营商环境,保护金融秩序上下功夫。作为一名法官不但要客观公正,更要做到法理情有机结合,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北兴人民法庭员额法官—
牟 飞
通过今日和大家一同学习,让我明白在审理案件时一定要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找准争议焦点和审理重点,认真仔细研究吃透卷宗,重点分析审查证据和开庭笔录,通过对当事人的庭审笔录抽丝剥茧的整理与判断,还原事实的真相,既要注重案件的法律效果,又要兼顾案件的社会效果,通过合理的分析,与准确的判断,做出合法合规的法律判决。
宏图人民法庭法官助理—
白金洋
今天参加“天平·法官讲堂”让我受益颇多,主讲人对自己审判过程中遇到的典型案例及裁判文书的撰写过程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新时代法院人,要善于在案牍如山的工作中坚守公平正义初心,勤学善思、明辨笃行,协助法官办理好案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红旗岭人民法庭法官助理—
李 婷
通过“天平·法官讲堂”学习,我真切的认识到判决书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文书,它是情与法的枢纽,是人民法院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一份优秀的裁判文书,是人民法官夜夜伏案对相关政策的梳理,是吃透案件逻辑后法治思维向情理论证的循循善诱,是胜败皆服、案结事了的信任肯定,也是每一个法官对人民诉求的满意答卷。
下一步,红兴隆人民法院将以“天平·法官讲堂”为载体,注重经验的深度挖掘和提炼传承,通过形式多样、内容充实、载体丰富的宣讲学习,让更多的资深法官、各岗位干警走上讲台,分享办案经验、工作方法,交流政治理论学习和法律业务学习的心得体会,探讨审判实践中的重点、难点、疑点问题,以业务交流激发干事创业的潜能,努力为全院审判执行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能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