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驾照有着严格的流程,每一个科目都通过才能拿到驾照,这是人人知晓的规则,但一小部分人为了逃避考试想要走捷径,这留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被告人张某以“无需考试就可拥有驾照”等为由陆续骗取了两名被害人4万余元。近日,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张某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张某在朋友圈看到了别人发的代办驾照广告,于是随手在朋友圈及多个微信群一转,想着碰运气捞点钱。没想到,转发没几日,客户季先生就自己找上门了。
季先生因被吊销驾照想要请人帮忙尽快办理驾照,无意间,他在一微信群看到了张某发的代办驾照广告,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添加了张某的微信,并表达了自己的诉求。张某心中窃喜,鱼已上钩,对着季先生拍胸脯保证“没问题,不用考试,三个月时间就可出证”。季先生一听只要三个月的时间并且不用考试,立马同意了。经过协商,决定以分期付款的方式支付“相关费用”。
随后,季先生按照张某的要求提供了身份证照片等个人资料,但却没有接到体检通知,季先生误以为是张某前期打通了“关系”,所以并没太在意,按照约定支付了张某第一期的费用9000元。
一个月后,张某告知季先生科目三已经通过,让季先生支付第二期费用。季先生得知自己科目三顺利通过的“好消息”后,未经上网查证就将约定的第二期费用9000元快速转给了对方。可之后上网查看考试情况时,根本无法查询到自己的信息,于是立马联系张某。
张某“灵机一动”,告知季先生已在出证过程中,需要再支付3000元的办证费和1000元的取证费。季先生以为“胜利就在前方”,于是再一次将钱款转给了张某。
在季先生等待出证期间,一好友得知了季先生不用考试就可拿到驾照的“好事情”,于是找到了季先生,表示让他联系张某帮其驾照升级。张某再一次拍胸脯保证,并且约定了12000元的价格。好友通过季先生将钱转了过去。
数月后,季先生和好友的驾照均无下文,多次催促张某无果。实在等不下去的好友让季先生转告张某退款,可张某以各种理由推脱,无奈之下,季先生便自掏腰包先行将钱款退给了好友,还因耽误了好友的驾照办理时间,赔偿了5000元。
之后,季先生多次联系张某让其退赔,可是始终没有回应,季先生逐渐意识到自己被骗了,于是报警。
无独有偶,受害的不仅季先生一人。马先生想要给公司员工报名考驾照,经朋友介绍添加了张某的微信。张某二话不说接下了这笔生意,表示会尽快安排驾校学习考试,让马先生预先支付费用。马先生按照要求预先转了11000元,然后便回去等通知。
时间一天天过去,焦急的马先生时常询问进展,可一直被张某以生病住院等理由推脱,最后甚至微信被拉黑,再也无法联系,遂报警。
到案后,张某对自己的违法犯罪行为供认不讳,他供述道:“我并没有渠道办理驾驶证,只是看到别人发办驾照的广告我就也发了,收到的钱都用于个人日常生活消费了。”
被告人张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钱财,数额较大,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已构成诈骗罪。近日,法院作出如上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