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努力把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落实到人民法院工作的具体实践,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有力促进各项工作一体提升,建三江人民法院推出《三江印象》特别栏目,一以贯之讲好基层法治故事,展示法院良好形象。
前哨人民法庭坐落在祖国最东部有“东方第一场”之称的建三江前哨农场,东靠乌苏里江,南接二道河农场,西连前锋农场,北临抚远市的鸭南乡,共辖5个社区、9个管理区,总面积720平方千米,总人口1.15万人。近年来,前哨人民法庭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优化法庭布局,完善保障措施,强化职能发挥,人民法庭建设水平和司法服务能力稳步提升,2022年被农垦中级人民法院授予“优秀法庭”光荣称号。
巡回办案保春耕
前哨农场的农户老史多年前把自己的车以3万元的价格卖给了老刘,又借给他5000元,但老刘一直没还钱,备春耕要用钱,实在没办法了,就联系了前哨人民法庭。
当天,前哨人民法庭的法官就来到前哨农场第九管理区,在老刘的育秧大棚里开庭审理,当庭调解,当天履行。
“前哨法庭真有效率,很快解决了我的春耕生产资金。”老史深有感触地说。
前哨人民法庭着眼于农业发展大局,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农忙时节法官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采取现场送达、现场调解、现场审理,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有效解决当事人往返跑路的问题,不误农时、不误农事,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司法的公正、便捷。一是设立“涉农”专项立案窗口,对“涉农”案件进行快立、快审、快执、快结,设置绿色通道,优先排期庭审,确保不因诉讼而耽误春耕生产。二是积极转变审判工作作风,深入田间村头进行现场调查、就地审理、即时调解,及时有效地化解处理各类“涉农”纠纷案件,为时下春耕备播提供良好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三是加强“涉农”法律法规的宣传,开展“司法护航保春耕”普法宣传活动,法庭干警围绕村民关心的种子、化肥、土地承包等热点问题,悉心向群众讲解《种子法》《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引导群众树立法治观念,提升法律素养,确保安全生产。今年春耕时节,到田间、地头、农家送达“涉农”纠纷案件法律文书170余件,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现场解答群众在农业生产等方面的法律问题30余条,为春耕生产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高效执行暖人心
“法庭办案效率就是高,没想到我这么快就拿到钱了!”韩某深表感谢。
赵某因购买生产资料,在原告处借款人民币二十万元,并用自己名下的国有土地证抵押给原告韩某,但到期后被告赵某以各种理由拒绝偿还,韩某遂起诉至前哨人民法庭。法庭经审理查明事实后,依法判决被告赵某偿还原告韩某 200 000元。
判决生效后,赵某并未立即履行,韩某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向前哨人民法庭申请强制执行。法庭在立案后,执行员立即与赵某取得联系,并向赵某释法说理。赵某得知其若成为失信被执行人,将会影响个人诚信,日常出行、高消费等方面也会受到限制。次日,赵某急忙来到法庭,在执行人员的见证下,赵某主动向韩某偿还了全部借款200 000元,案件执结完毕。
这是前哨人民法庭高效执结案件的一个缩影。
送法进企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高企业法律意识,前哨人民法庭干警受邀走进百旺农资有限责任公司开展“送法进企业”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
法庭干警结合在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审理中发现的问题,归纳总结企业日常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风险点,通过以案释法方式,对企业经营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并就民法典在买卖合同纠纷等方面的重大变化进行了详细讲解。同时,干警们针对企业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也进行现场答疑解惑。
企业负责人表示,“送法进企业”活动为企业提供了“面对面”司法服务,从法律层面为企业发展提出具体方法措施,实实在在为企业解决了法律难题,希望前哨人民法庭持续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前哨人民法庭将立足“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职责定位,坚持能动司法,延伸司法职能,主动走访辖区企业,做到主动服务、靠前服务、精准服务,为促进企业依法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