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又充实的一学期即将结束了
孩子们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暑假
也终于有时间
去玩“想念已久”的网络游戏了
殊不知诈骗分子也紧盯“暑期档”
蠢蠢欲动
将诈骗之手
伸向毫无防备之心的孩子
案件详情
被告人罗某某在某游戏房间伺机寻找未成年人作为诈骗目标,系未成年的李某在进入游戏房间后,罗某某与其交谈得知李某之前因玩游戏被诈骗,便以帮助追回被骗资金为幌子获得李某的信任。获取信任后,罗某某便诱导李某进行转账,共计骗取被害人李某4050元。
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罗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利用网络骗取他人财物,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被告人罗某某的家属代为赔偿了被害人的经济损失,被害人对罗某某表示谅解,可酌情对其从轻处罚。被告人罗某某认罪认罚,依法可从宽处理。据此,被告人罗某某犯诈骗罪,判处拘役五个月,并处罚金三千元。
由于未成年人阅历尚浅
判断分析能力还比较有限
对骗子的骗术缺乏“免疫力”
在种种诱惑面前
他们往往会跟着骗子的思路很“听话”地操作
又因为家长的疏忽
客观上提供了被骗的条件
再加上暑假期间同学们有大块的时间玩游戏
骗子趁机行骗的“高发期”
为了愉快地度过这个暑假
请注意查收这份假期防诈小贴士
1.提高防范心理有备无患。同学们在适度玩网络游戏的同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不轻信任何宣传收费破解防沉迷系统的消息;不与陌生人私下交易;不把自己的游戏账号密码告诉他人;不随意进行转账充值等操作,以免上当受骗。
2.学校、家庭强化防诈教育。学校应在假期前积极开展防诈专题教育,讲解常见的网络游戏诈骗套路,增强孩子的反诈意识,确保孩子可以愉快安全的度过暑假。而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假期更要承担起监护义务,密切关注孩子们的行为状况,教育提醒孩子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链接一律不看不理不点;不贪图小便宜,对于任何理由的转账、汇款要求,都要及时告知家长。
3.用好“黄金半小时”及时挽损。万一不慎遭遇网络游戏诈骗,要第一时间告知家长并报警,报警后可拨打诈骗人员银行卡客服电话,根据自动语音提示,故意输错密码三至五次,将其银行卡账号临时锁死,为警方后续处置争取时间。
最后
尚法君在此提醒
法网恢恢 疏而不漏
不要铤而走险 触及法律底线
骗取未成年人钱财
否则终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