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促使义务人自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及时高效兑现申请人的胜诉权益,同时大幅节约司法资源。宝泉岭人民法院将“有利于执行”理念贯穿各个工作环节,以全流程提醒,推动实现“要我履行”到“我要履行”的转变。
推行立审执一体化
“您的情况我们了解了,建议您申请财产保全,防止被执行人财产转移或流失。”诉讼服务中心干警向当事人提出建议。前来申请立案的张某采纳了诉讼服务中心干警的建议,在立案时一并申请了财产保全,被告王某发现自己房产被查封,着急的来到法院询问,立案干警耐心解答并告知进入执行程序后的法律风险。最终,在法官的耐心调解下,双方达成和解,避免案件进入执行程序。
诉前保全制度,有效提升了案件的调撤率和自动履行率。宝泉岭人民法院始终坚持立审执一体化理念,将执行工作相关措施前置,全流程督促当事人自动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义务,为切实解决执行难创造良好外部环境,从源头上减少进入强制执行程序的案件数量,实现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治理的转变。
送达《执前督促履行令》
“你应在生效法律文书确定履行期限届满前主动履行义务,如未履行全部义务,进入执行程序后,本院将会依据不同情形对你采取如下措施.......”
宝泉岭人民法院在案件审结后,进入强制执行前,向义务人送达《执前督促履行令》,提醒义务人在履行期限内主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如拒绝履行义务或履行义务不充分,将承担相应的不利法律后果,既有利于提高自动履行率,又有利于提高执行效率,推动实现“要我履行”到“我要履行”的转变。
能动执行化解矛盾促履行
“真没想到,能够接到法院的电话,主动帮我解决难题!”申请执行人罗某拉着执行法官的手说。原来,罗某和周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已达成和解协议,但周某因供养孩子上学,未能按照和解协议如期履行还款。普阳法庭在对执行案件进行定期梳理的过程中,逐一对长期履行案件进行回访,发现部分被执行人没有如期履行还款义务,并进行约谈。在执行法官的调解下,周某认识到拒不履行的严重后果,罗某也体谅周某单身供养子女上学的难处,重新确定了每月还款金额并签订和解协议,不再向本院提起恢复执行。
宝泉岭人民法院聚焦前端预防,制定定期回访制度及执行案件督促前置程序,对有二次执行苗头的案件,及时跟进,了解矛盾症结,进行调解,避免二次执行。同时网格法官、法治副校长继续发挥在矛盾纠纷化解中的“啄木鸟”功能,主动对接管理区、学校,排查化解诉前、执前矛盾。让“遇事主动找法官”成为执行干警和管理区、学校的日常互动。
数智赋能为执行加速
“法官你好,我看到你们发布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了,我女儿刚刚高考结束,我担心会影响孩子报考,我现在马上借钱履行完所有欠款,你们可以把我解除么?”高考结束后,执行法官收到被执行人的来电,要求主动履行还款义务,并希望法院及时将其从失信名单里移除。
宝泉岭人民法院借力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定期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发动社会力量协助执行,促进被执行人主动履行;借力与公安机关的良性互动和协作,加强数据共享,协助司法拘留被执行人;借力网络询价评估和在淘宝等网络平台司法拍卖,利用大数据对拍卖品进行智能评估定价,有效缩短评估用时,加快财产处置变现。今年以来,共发布失信被执行人5期,25人,共计启动司法网络拍卖22件,成交额56.9万元。
下一步,宝泉岭人民法院将继续纵深推进立审执一体化,打好能动司法“组合拳”,跑出案件办理“加速度”,激活执行减负“源动力”,为当事人提供化解矛盾纠纷,解决利益诉求的多元化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