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法治日报》刊载农垦中院题为《农垦中院开展“四全”司法服务 守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文章。
全文如下:
“真没想到法院这么短的时间就将该案全部执行到位了,你们真是秉公执法、为民解困的好法官!”近日,黑龙江省农垦中级人民级院仅用七天就成功执结一起涉及黑龙江、吉林两地三家涉农企业的侵害商标权赔偿案,并帮助被执行人修复信用。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分别送来了锦旗和感谢函。这是农垦中院“雷霆2023”涉农专项执行行动的又一战果。
今年以来,农垦中院制发《关于为垦区现代化大农业提供“全周期、全要素、全链条、全领域”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以能动司法新实践守护黑土粮仓。做细“全周期”涉农服务,能动办案与保障农时有效衔接。针对垦区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季节性特点,农垦中院在“四全”服务意见中分别针对春耕备耕、夏耘夏管、秋收保丰、冬储冬藏制定专门的司法服务措施,畅通涉农案件绿色通道,细化农忙期间“三立案”“三在线”和“四优先”举措,最大限度减少司法活动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今年以来,开展“三立案”服务3962件次、“三在线”服务2768件次;开展车上法庭、田间法庭、假日法庭、夜间法庭等巡回审判服务158件次。审结涉农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553件,调解撤诉405件,平均审理天数36.09天,保障种植户春耕夏管信贷资金需求。开展“春雷”“夏雨”专项执行行动,建立“护农执行热线”,实际执结案件4380件,有效保障春耕夏管资金4.88亿元,确保种植户胜诉权益及时兑现成“真金白银”。
做实“全要素”黑土地保护,依法治罪与系统治理同向发力
黑龙江垦区位于东北黑土区的核心区,黑土耕地总面积占东北黑土区一半以上。农垦中院充分发挥辖区覆盖黑龙江垦区的布局优势,把“树牢恢复性司法理念,在办案中把惩治犯罪、追赃挽损、修复环境一体推进”作为一项重要举措写入“四全”服务意见,推动农垦法院在黑土地司法保护中中实现最佳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生态效果。今年以来,农垦两级法院依法审结破坏林地等环境资源案件23件31人,判赔损失95.05万元、恢复植被58.73万平方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和黑土退化,依法惩治涉非法占用农用地、合同诈骗、危害农资安全等犯罪13件28人,追赃挽损155.81万元。延伸审判职能作用,发布涉农案件审判白皮书和典型案例,开展普法宣传420余次,发放“春耕问答”“服务‘三农’法律知识200问”等普法宣传资料1.3万余份。
做优“全链条”农企服务,定分止争与服务发展一体推进
农垦中院立足服务保障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全局,着眼“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积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农业产业全链条升级,加快“耕种管收储运加销”全产业链转型,在支持发展集研发、种植、加工、营销、文化、生态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上下实功。今年以来,农垦两级法院共办结涉农案件5513件,占案件总数的51.17%,有效保障农业资金6063.16万元。对农业机械设备采取“活封”“活扣”措施26次,促成执行和解483件,最大限度降低涉农机保全和强制执行对春耕生产的不利影响。常态化开展“访企问需”活动,助推农业产业全链条升级,走访企业190余家,发出司法建议47条,促进涉农企业诚信合规守法经营。
做强“全领域”诉源治理,建设“枫桥法庭”与打造“无讼社区”双向奔赴
农垦中院共有48个法庭,跨区域管辖除大兴安岭地区外的黑龙江省12个地市的113个农(牧)场,司法服务半径较大。近年来,农垦法院以科技赋能,着力打造“一公里”在线司法服务圈,坚持诉源、案源、执源、访源一体治理,为人民群众解心结、解法结、解困结一体推进,实现辖区群众足不出“场”,就地解纷,从源头上减少诉的形成、案的衍生、访的发生。诉讼调处纠纷7018件,诉前调解9114件,占全部一审民事纠纷的46.91%。持续打造“一公里云调解室”“田间法庭”“服务‘三农’”示范法庭和“一区一联一调解”“农·法同行”等服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