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绵“法雨”化为霖,情系“三农”暖春行。不负农时不负春,司法护航“保粮仓”。
为贯彻落实农垦中院“法治护航春耕备耕专项行动”工作要求,切实提升辖区农户的法律意识,努力将涉农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保障春耕备耕顺利进行,近日,红兴隆人民法院组织开展“情系‘三农’暖春行”专项普法宣传活动,普及春耕相关法律知识,以司法之力护春耕、促生产。
“请进来”
红兴隆人民法院卫星人民法庭邀请辖区农户来到法庭开展法律知识讲座,为筹备春耕的农户们送上法治“大礼包”。讲座中,法官以典型案例讲解和现场问答的方式,为农户们讲解了《农村土地承包法》《种子法》《合同法》中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结合当前辖区春耕生产实际,普及了土地种植、生产资料购买以及发生纠纷后的维权等与农户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并现场解答涉农法律问题5个。随后,农户们来到法庭诉前调解中心和审判法庭,参加红兴隆人民法院第155次公众开放日活动。活动中,法官向大家介绍了过去一年法庭所受理的涉农纠纷案件的类型与特点,以及在审理此类案件中遇到的难点,提示农户们要提高风险意识和证据意识,努力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走出去”
“农资质量事关春耕生产,进货时一定要严格查验供货商资质,做好采购、销售备案,严格把控农资产品质量”。红兴隆人民法院北兴人民法庭干警来到辖区农资店、农产品经销公司,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司法需求,认真询问了企业从投入到营销等各个环节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征集企业意见和建议,并围绕在销售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假劣种子、农药、化肥引起的纠纷及相关违法行为如何处罚等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并着重强调要保证种子、化肥等农资产品的质量。
“进田间”
“购买种子、农药、化肥时,要到正规的经营门店去购买,注意保留好购物凭证,谨防买到假冒伪劣农资商品……”红兴隆人民法院海林人民法庭干警走进田间地头,结合辖区春耕备耕期间常见的矛盾纠纷类型和辖区农户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法律需求,精心设计普法宣传内容,重点讲解《民法典》《种子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涉农法律知识,并耐心地解答农户们提出的法律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接地气”的方式让法律知识真正走进农户心里,融入农户生活。
此次活动共发放普法宣传资料300余份,解答法律问题20个。下一步,红兴隆人民法院将继续延伸司法服务职能,妥善化解辖区各类涉农纠纷,以更强的责任担当、更优的服务保障、更实的司法举措,精准助力春耕生产,护航乡村振兴。
目光坚定,步履匆匆。用法治定格每一份美好、照亮每一个角落,让春天的每一分耕耘都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