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田间地头,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宝泉岭的农户们都在田里大展身手,有的翻松土地、有的修缮大棚......张罗起新一年的农事......
宝泉岭人民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贯彻落实农垦中院“法治护航春耕备耕专项行动”工作要求,在春耕备耕关键时期,紧盯农时农需,优化司法服务、能动创新履职,以“巡回+联动”共调,开启“司法护农”新模式,全力做好“大国粮仓”守护者。
“黄法官,我是江滨农场的老王,最近这不是忙着备耕嘛,江滨农场到名山人民法庭距离挺远的,实在是走不开,我能不能过几天再来法庭参加调解?”
“没关系,为了保障大家春耕生产,我们在江滨农场设立了巡回审判点,可以‘上门’调解,书记员稍后会与您沟通调解时间。”
春耕时节,名山人民法庭干警深入江滨农场有限公司,与管理区工作人员共同开展一起民间借贷纠纷的调解工作。“小王,慢点开,前面路面坑洼比较多......”开车前往调解现场的路上,名山人民法庭黄庭长不时提醒着司机路况。
“庭长,你怎么对江滨农场的道路这么熟悉?”书记员疑惑地问道。
“我在名山人民法庭工作4年,每到农忙时节,为了不耽误春耕生产,让当事人少跑腿,这条路每周都要跑上几回,没有一段路是我不熟的。”黄庭长笑着说并向书记员传授着工作经验,“在派出法庭工作,一定要走出去,下到田间地头、坐在百姓炕头,才能‘调’到群众心头。”
到达当事人备耕的大棚后,黄庭长很快找准问题症结,向当事人释法明理,管理区工作人员发挥人熟、地熟本土优势说事理、讲情理,形成调解合力,当场化解了该起矛盾。
这样的调解场景在宝泉岭人民法院辖区各农场有限公司早已屡见不鲜。“巡回+联动”共调,是宝泉岭人民法院“司法护农”的创新举措,法官由庭内“坐堂问诊”转变为到田间地头“巡诊把脉”,同时精准对接网格员、管理区干部等基层治理力量,形成纠纷信息采集、处理、反馈机制,推动涉农纠纷就地发现、就地调处、就地化解,以司法之力绘就春耕好“枫”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