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落实最高人民法院“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示范活动,农垦法院按照省法院“一要二统三抓实”工作思路,积极推进构建“四化四解四到位”诉源治理新格局,农垦中院公众号开设争创“枫桥式人民法庭”专栏,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农垦法院各人民法庭在做深做实新时代“枫桥经验”、夯实人民法庭建设、助推基层治理现代化中的新面貌、新风采。
法庭“枫”景之创业人民法庭
建三江人民法院创业人民法庭坐落于黑龙江省创业农场(现北大荒集团黑龙江创业农场有限公司),地处三江平原东北部,位于富锦市、同江市、饶河县交界处,辖区控制总面积116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8万公顷。
近年来,创业人民法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坚持能动履职,努力构建“四化四解四到位”诉源治理新格局,主动解民难、排民忧、纾民困,持续提升司法服务质量,促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用心用情书写基层社会治理好“枫”情。
强化“科技赋能”,提升司法服务实效
“我要去照顾在外地住院的孩子,没办法到法庭参加调解,我的案件怎么办啊?”立案窗口前当事人李某焦急地问到。
“您在外地也没关系,法庭可以通过云法庭组织线上调解,调解协议也可以线上签字确认并且为您电子送达。”创业人民法庭法官耐心地为李某解答,并向其释明进入云法庭的相关注意事项。
“这我就放心了,原来在线上就能参加调解,真是太方便了,谢谢你们。”李某向法官表达了谢意。
该案经承办法官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线上调解并达成了调解协议,打破了时间、空间壁垒,实现双方当事人隔空“握手言和”。调解结束后,双方当事人纷纷点赞“龙法和”云法庭的便利与快捷。
创业人民法庭依托“龙法和”云法庭小程序,助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让当事人通过小程序一站式解决纠纷。积极邀请辖区内社区、管理区的基层工作者及调解员入驻调解平台,汇聚解纷合力,打通化解纠纷快车道。多渠道推广“龙法和”云法庭小程序应用,充分运用信息化助推诉源治理,让更多当事人享受到“掌上法院”带来的便利与高效,借助科技翅膀全力打通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
用活“诉前调解”,激发高效解纷活力
2023年7月,赵某来到创业人民法庭要求立案。赵某与王某是多年同事关系,王某于2018年向赵某借款5万元后,多年未归还欠款。赵某多次向王某索要借款,王某均拒绝还款,赵某无奈来到法庭想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问题。
承办法官考虑到双方是同事关系,具有调解的基础,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承办法官将该案导入诉前调解程序。调解过程中,承办法官耐心地为双方当事人摆事理、释法理、讲情理,劝说王某借钱不还有失诚信,也有损朋友间多年情谊,同时告知王某拒不偿还欠款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经过法官释法析理后,王某认识到欠钱不还确实不对,愿意积极还款。最终赵某与王某握手言和,王某当即归还借款,赵某也表示谅解,至此赵某与王某的借款纠纷顺利化解。
创业人民法庭坚持“抓前端、治未病”,秉持“如我在诉”理念,将调解工作贯穿于诉前、诉中、判后,积极搭建“诉前化解+”多元解纷联动工作平台,充分调动社区、派出所、人民调解组织等各方调解优势资源,形成解纷新合力,最大限度把各类风险预防在源头、防范在基层、化解在萌芽、解决在诉前,有力提升诉源治理质效,以调解促进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努力实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
深入普法宣传,筑牢基层治理根基
“通过法治公开课,我知道了毒品的种类。”
“我知道了我们应该勇敢地向校园霸凌说‘不’。”创业学校小学组的学生们在参加“开学第一课”校园普法后说道。
创业人民法庭法治先锋青年普法队定期在辖区学校组织开展“法治公开课”“法律知识竞赛”“法治大讲堂”等校园普法活动,深受在校师生喜爱,学生们在趣味普法、互动交流中学习法律常识,增强崇法意识。
创业人民法庭积极延伸司法触角,结合特殊时间节点、社会热点、地域特点,针对不同人群定期开展丰富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以案普法,向辖区群众普及法律知识,倾听群众心声,引导群众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有效减少矛盾纠纷“发生率”,让普法宣传工作“接地气”、有成效。
弘司法之志,淬新时代法庭。创业人民法庭将以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为契机,积极发挥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创新矛盾化解的新方式、新途径、新手段,持续以“沾着露珠和泥土气息”的司法服务,贴近群众、靠前解纷,推动法庭深度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