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落实最高人民法院“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示范活动,农垦法院按照省法院“一要二统三抓实”工作思路,深入落实“四化四解四到位”工作要求,农垦中院公众号开设争创“枫桥式人民法庭”专栏,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农垦法院各人民法庭在做深做实新时代“枫桥经验”、夯实人民法庭建设、助推基层治理现代化中的新面貌、新风采。
法庭 “枫”景之依兰人民法庭
宝泉岭人民法院依兰人民法庭坐落于汤原农场(现北大荒集团黑龙江汤原农场有限公司),地处松花江北岸,汤旺河与亮子河下游地带,辖区面积194平方公里,现有耕地21.28万亩。近年来,依兰人民法庭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辖区实际,不断探索多元解纷的新路径、新方法,努力把矛盾纠纷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实现矛盾纠纷从终端裁决向源头预防转变,不断提升辖区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与满意度。
“炕头法庭” 解纠纷 便民服务护农耕
家住依兰农场的娄大娘和李大爷是几十年的老邻居,两家相处的非常融洽。2023年,李大爷因为急需用钱向娄大娘借款50,000元,二人约定于2024年1月31日前还清借款。还款期限到期后,娄大娘多次催要,李大爷均以没钱为由拒绝给付,娄大娘一气之下将李大爷诉至法庭。“要不是因为儿子种地要买种子化肥没钱,我也不会催老李还钱,这要了好几回,也不给我啊。”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考虑到两位当事人年纪较大、行动不便,在与两位老人协商后,将法庭搬到了李大爷家,在“炕头”上进行调解。
“我早就准备好钱还给老娄了,哪成想我一个亲戚急需用钱,他确实是家中有急事,我也不能坐视不管,就把钱先借他了,手头剩下的钱我还想着买点种子化肥,要是全还给老娄,到今年秋天我就啥收入都没有了。”李大爷无奈地说。考虑到正值农耕时节,如果让李大爷一次性还清欠款,势必会拖延其农耕进度,影响秋收收入,但李大爷不及时偿还娄大娘,娄大娘也无法购买农资物品,同样会影响其农耕生产顺利开展。综合双方实际情况,承办法官提出合理的调解方案,李大爷先偿还一部分欠款,不仅可以解娄大娘的燃眉之急,也不影响李大爷购买农用物资,剩余欠款在李大爷秋收后一次性还清。承办法官耐心地从二人多年邻里关系入手,说事理、讲情理,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多从对方角度出发,互相体谅。最终,李大爷和娄大娘同意了承办法官的调解方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李大爷当场给付娄大娘部分欠款,二人握手言和,笑着向法官表示了感谢。依兰人民法庭始终坚持司法为民理念,常态化开展巡回审判,锚定农耕关键时节,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不断延伸司法服务半径,将“法庭”搬到田间地头,搬到百姓家中,实现巡回法庭“到家门口”,让人民群众享受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切实做到纠纷化解与农业生产两不误。
多方联动促执行 破解房屋过户难
“我们终于拿到房产证了!悬着的心终于能放下了!真是太感谢法院了!”一名业主在拿到红通通的房产证后,将一面写有“人民法院为人民,公正执法解民忧”的锦旗送至依兰人民法庭,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2020年6月,王某等九人在依兰农场购买楼房,却因某开发商原因致使王某等人迟迟无法办理房产证,无奈诉至依兰人民法庭,法院经审理,依法判令某开发商尽快协助王某等人完成房产证办理,但某开发商却迟迟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在王某等人找上门时甚至直接躲了起来不再露面。2023年2月,王某等九人来到法庭申请强制执行。为了尽快帮助王某等人解决困扰多年的烦心事,依兰人民法庭执行干警迅速开展行动,一方面对被执行人进行公告并在公司地址张贴文书,敦促被执行人依法履行义务;另一方面启动联动机制,积极与税务、房产等多个职能部门协作,针对税务、不动产等各类问题,群策群力研判推进,协商解决王某等人办证过程中遇见的难题,寻找具体解决问题路径。最终,在依兰人民法庭与税务等部门多方协调配合下,王某等九人终于成功办理房产证,案件顺利执结。依兰人民法庭不断探索联动执行机制,凝聚各方力量,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保障社会稳定发展和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并重,着力推动案件实质化解,兑现当事人的胜诉权益,为执行案件按下“加速键”,以智慧柔性执法“尺度”、善意文明执行“力度”,切实保障民生“温度”。
线上庭审减诉累 司法为民不打烊
张某和乔某在依兰农场共同经营一家钢厂,2022年由于钢厂经营所需向二人的共同好友方某借款130,000 元,双方约定于2023年12月31日前还款。后钢厂因经营不善倒闭,张某和乔某前往北京打工,期间方某多次向二人催要借款,都被以暂时无力偿还为由拖延。2024年3月,方某急需用钱,于是再次催促二人偿还借款,无果后方某将二人诉至依兰人民法庭。“法官,我们不是故意借钱不还,我们俩在北京打工挣钱,就是想早点把钱还上,但是现在这个工作半个月才能休息一天,请假还要扣钱,实在没办法回去开庭啊。”了解张某和乔某的实际情况后,承办法官考虑到让二人到庭参加诉讼,不仅耗资耗时,还会影响打工收入,加重二人的经济负担。面对这样的情况,承办法官建议采取“云上庭审”的方式进行线上调解,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法官决定放弃休息时间,将“云上庭审”的日期定在周日,即张某和乔某最近的轮休日。庭审中,承办法官基于双方实际困难,分别从情理、法理角度进行“暖心”调解,一面向张某、乔某释明,即便经济困难,也不能一味躲避还款义务,要积极和方某沟通,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另一面向方某说明了张某、乔某二人为了还款在积极努力工作的实际情况。在承办法官的调解下,方某同意张某、乔某一星期内先偿还50,000元借款,以解决方某当前急需资金的困境,剩余借款分两年还清。至此,这起借贷纠纷得以圆满化解。依兰人民法庭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采取网上开庭、电子送达、网上阅卷、线上调解等方式,向当事人送达文书,开展远程调解工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需求,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打破了地域限制,最大限度减少群众诉累,切实为当事人提供更方便、高效、安全的诉讼服务。
基层治理的最好办法,就是将矛盾消解于未然,将风险化解于无形。依兰人民法庭将以“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为契机,始终坚持“抓前端、治未病”,通过给诉前调解做“加法”,为司法审判做“减法”,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用心用情绘就基层社会治理的好“枫”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