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车停楼底下,啥也没干就得去修车,太冤枉了!”
“我这车刚买不久,这喷漆整我车上了,这不是赔修车钱就能弥补的啊!”
绥北人民法院红光人民法庭,一下涌进30多名当事人,你一言我一语,法庭顿时热闹起来,干警们见状连忙安抚群众情绪,引导大家到调解室,慢慢说明诉求。
经了解,这是一起原告人数众多的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件,某社区在旧房改造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楼房外部进行喷漆时,由于施工前未对楼下停放车辆进行疏散以及工人操作不当,致使喷刷墙面的油漆飘落到楼下停放的30多辆私家车上,导致车辆受损,车主们与施工方沟通赔偿事宜未果,集体来到了红光人民法庭寻求帮助。
正所谓“人在屋中坐,祸从天上来”,车辆突然受损,30多名当事人的情绪都有些激动,导致场面略显混乱。
“这么多当事人,大家互相交流车损情况,声音越来越大,还越说越激动,这不利于矛盾纠纷的化解,反而可能会激化矛盾,必须先把大家的情绪安抚下来。”承办法官李贺军说道。
考虑到该案人数众多,且各家受损情况轻重不一,为使矛盾纠纷能够快速化解,承办法官带领全庭干警分头接待当事人,同时向其释明诉前调解高效便捷的优势,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随即开展诉前调解工作。承办法官指导调解员制定诉前调解预案,根据损失轻重,将30多名车主的车辆情况逐一做好登记。同时,法庭干警对受损车辆进行现场勘察,采用分批次处理的办法,将当事人约到法庭进行诉前调解。
通过与30多名车主的沟通,了解了车主们的诉求后,法官与调解员一起,围绕每个车辆不同的受损情况,耐心地释法说理,根据个案情况,分别提出调解方案。最终,在法官与调解员的共同努力下,30多名车主与施工方逐步达成调解协议,确定了具体赔偿方案,施工方也向车主们诚挚的道了歉,车主们也给予了谅解,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至此,这起涉及30多名当事人的财产损害赔偿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法官啊,大家伙儿无辜受到牵连,无奈来到法庭打官司,心里也是委屈啊,难免情绪就激动了些,感谢您体恤我们的心情,耐心地为我们解决问题。”调解成功后一名车主握着法官的手说道。
“幸亏法官给咱们进行了诉前调解,要不哪能这么快就解决了这件闹心事,真是太感谢了!”
调解结束后,大家热烈讨论起来,这次每个人的脸上不再是“愁眉不展”,而是“喜笑颜开”,伴随着一声声感谢,车主们高高兴兴地离开了法庭。
红光人民法庭牢固树立“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的工作理念,把老百姓的难事当做自己的家事,以“如我在诉”的意识办好每一件民生“小案”,做实“公正与效率”,全力提升案件办理的精度、速度与温度,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