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落实最高人民法院“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示范活动,农垦法院按照省法院“一要二统三抓实”工作思路,深入落实“四化四解四到位”工作要求,农垦中院公众号开设争创“枫桥式人民法庭”专栏,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农垦法院各人民法庭在做深做实新时代“枫桥经验”、夯实人民法庭建设、助推基层治理现代化中的新面貌、新风采。
法庭 “枫”景之大兴人民法庭
大兴农场(现北大荒集团黑龙江大兴农场有限公司)位于富锦市境内,地处三江平原,七星河、挠力河并臂环抱之中,毗邻同江、富锦、抚远、饶河三市一县、三个口岸。辖区总控制面积约800平方公里,以水稻种植为主导产业,是国家重要的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素有“塞北小江南”之美誉。建三江人民法院大兴人民法庭便坐落于此。
大兴人民法庭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前沿阵地作用,牢牢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要求,以便民、利民、惠民为切入点、着力点、支撑点,积极构建多元解纷新格局,以和“枫”细雨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绘就黑土地上好“枫”景。
线上调解赋能解纷“加速度”
“手机登录‘龙法和’小程序就把问题解决了,真方便!”当事人李某在线上调解结束后对调解员说道。
今年年初,李某将一辆二手车售卖给梁某,并约定分期付款。可到了约定期限,李某多次催促梁某给付购车款,但梁某仍有部分购车尾款未付清,甚至拒绝与李某沟通。李某无奈来到大兴人民法庭寻求帮助。考虑到该案案情简单,责任明确,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法庭启动了诉前调解程序。特约调解员老李与梁某电话沟通后得知,梁某在重庆务工受伤,现在医院就医不能参加线下调解。
为尽快帮助当事人解决纠纷,调解员组织双方当事人开展线上诉前调解。调解前,调解员指导双方当事人通过手机登陆“龙法和”微信小程序,详细介绍了小程序各部分的使用方法,当事人仅掌上操作手机便实现了线上视频连线。
调解中,梁某提出,出院后有稳定收入了再偿还剩余款项,但未就还款期限做出明确说明。李某坚决反对梁某提出的还款方案,调解一度陷入僵局。调解员一方面,从情理法角度耐心与梁某沟通,建议其换位思考,提出具有明确还款期限和还款金额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建议李某考虑梁某当下的实际情况,给予梁某一定筹措资金的时间。经调解员2个多小时的耐心调解,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了一致意见。在调解员的耐心指导下,当事人在线上申请法院出具调解书,再由法庭将民事调解书邮寄送达给双方当事人。两位当事人均对大兴人民法庭线上便捷的司法服务以及调解人员高效的工作作风表示肯定与感谢。
年初以来,大兴人民法庭充分利用“龙法和”云法庭开展诉前调解68次,在春耕、秋收农忙时节助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让人民群众共享“数字法院”的便捷和高效,借助数字力量全力打通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多元调解注入解纷“新力量”
2021年,曹某以种地缺少资金为由向马某借款3万余元,并约定利息和还款期限。今年年初,还款期届满,马某却联系不上曹某,借给曹某的种地资金更是没有着落。马某走进曹某所居住的社区寻求帮助。
社区调解员根据马某提供的借据、聊天记录等证据了解了马某与曹某借款合同纠纷始末,根据曹某社区登记信息联系到了曹某,曹某表示对于双方约定利息存疑所以拒绝还款。社区调解员联系到大兴人民法庭的法官,将案件详细情况进行了说明。法官随即联系曹某耕种土地所在管理区的工作人员,与社区调解员组成调解团队,发挥多方优势共同解决马某的“烦心事”。
法官了解到双方当事人彼此熟悉,具有调解基础,提出让曹某与马某面对面沟通解决问题。管理区工作人员找到曹某,建议其与马某直面问题、当面解决纠纷。马某在大兴人民法庭调解室内见到曹某后,情绪激动,数落起曹某没有信用,没有按期还款。曹某见状,也“不甘示弱”,质疑马某计算利息数额不正确。社区工作人员见调解气氛紧张,提议双方当事人先分别到不同的调解室平复一下激动的情绪。
经过调解团队的共同努力,最终,马某和曹某达成一致调解意见,马某同意免除曹某部分借款利息,曹某分三期偿还欠款,二人纠纷圆满化解。
2023年8月,大兴人民法庭在大兴农场社区成立调解室,进一步联合社区、辖区派出所等多方力量,发挥优势资源解决“家门口”纠纷,逐步形成了“法庭主导、部门参与、全民共治、诉调衔接”的工作格局。通过社区调解室化解家事纠纷、借款合同纠纷50余起,为社区居民解决法律问题260余条,大兴人民法庭的这种“家门口”司法服务得到辖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贴心送法筑牢解纷“桥头堡”
大兴人民法庭紧扣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要求,定期开展送法入校园普法活动,法官以法治副校长身份走进校园开展普法专题讲座,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和保障,助推法治校园建设取得实效。
组织辖区个体工商户现场旁听庭审,以案释法提升各商户依法营商意识。法官结合审理案例详细讲解相关内容,对商户代表提出的法律问题逐一解答,通过推动“审判”与“指导”有机融合,为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赋能。
常态化做好“送法进社区”工作,提高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切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和维护辖区稳定。
下一步,建三江人民法院大兴人民法庭将认真贯彻落实“一要二统三抓实”工作思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司法服务的“触角”向一线延伸,聚焦群众需求精准发力,确保人民法庭工作与社会法治建设同频共振,为基层治理注入强大法治力量,绘就司法为民好“枫”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