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机构设置   专题报道   司法公开   法院工作   法官园地   法院执行   诉讼指南   法治论坛   法律法规 

 

国家公祭日:87年,以国之名,悼我同胞!

发布时间:2024-12-13 16:14:24



    2024年12月13日

    第十一个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国行公祭,法立典章。

    2014年2月27日,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

    通过决定,

    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以国之名,

    祭奠在南京大屠杀中死亡的

    30多万同胞。

    人类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1937年12月13日

    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

    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

    在之后持续一个多月的人间浩劫中,

    30多万无辜军民惨遭杀害。

    日军将中国军民送到下关江边以机枪扫射,尸体堆满了江边。

    日军在尸横遍地的屠杀现场,用两辆货车运送抢劫来的物品。

    日军在南京将中国青年作为“活靶”练习刺杀。

    日军抢劫的图书、报刊。

    1938年1月,日军在南京开设的慰安所。

    六朝金粉,十朝古都,遭受了史上空前黑暗的六周,三分之一的建筑被毁坏,市内发生两万多起强奸、轮奸暴行,无数财物被掠夺,平均每12秒,就有一个中国人的生命消失在日军的屠刀之下。

    南京大屠杀记载着一个民族最深重的苦难,标注着人类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首次曝光,再添铁证!

    今年国家公祭日前夕,常州大学红色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卢彦名从日本征集获得了两本反映南京大屠杀史实的相册,其中部分照片系首次曝光。

    一本相册拍摄于南京沦陷时期,共有73张照片。其中,记录侵华日军第二碇泊场(即南京碇泊场)常态运作情况的照片系首次曝光。卢彦名介绍,侵华日军第二碇泊场位于南京下关码头附近,在南京大屠杀期间,这里不仅负责侵华日军的后勤保障工作,还有一项秘密工作——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进行毁尸灭迹。

    侵华日军第二碇泊场(即南京碇泊场)司令部职员的合影。

    另一本相册里则是150多张南京沦陷期间侵华日军拍摄的中国守军在南京建设的防空设施的相关照片,照片下方几乎都有相应注释及编码。“这些照片近距离记录下隐蔽的监视哨、射击口、弹药库、防护网等,具有很强的军事调查目的性,是日军侵华的铁证。”

    侵华日军拍摄的中国守军在南京建设的防空设施的相关照片。

    11月29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2024年新征文物史料发布会,包括侵华日军第十三师团士兵西条荣策的战时日记、日本警视厅建筑课课长石井桂的调查报告《关于上海、南京的防空设施》及调查的原始文件、反映日军“慰安妇”性奴隶制度的照片等在内的重要文物史料入藏纪念馆。

    西条荣策战时日记。

    调查报告《关于上海、南京的防空设施》及调查的原始文件。

    写有“俘虏收容处”字样的照片。

    日军太原富贵楼慰安所。

    时间的证人 历史的凝视!

    1987年,南京初次统计大屠杀幸存者,当时认定的幸存者有1756人。近年来,这一数字逐年递减。

    位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哭墙”(部分)。

    2024年,已有程福保、陈桂香、刘素珍、高如琴、石秀英、周智林六位老人相继离世。截至目前,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登记在册的在世幸存者仅剩32人。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 

    时间会带走证人,但时间本身也是永恒的证人。

    看!国家公祭鼎铭文郑重宣示:“永矢弗谖,祈愿和平”。听!南京“和平大钟”的钟声响起,那是对死难者的追思缅怀,也是同心共圆中国梦的时代壮志。

    新时代新征程,亿万中华儿女正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祀我国殇、山河无恙,逝者已矣、吾辈自强!

责任编辑:谢佳利    

 
 

 

关闭窗口

您是第 25785538 位访客
黑龙江省农垦中级法院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汉水路82号   邮编:150090  
Copyright©2025 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黑ICP备11004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