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机构设置   专题报道   司法公开   法院工作   法官园地   法院执行   诉讼指南   法治论坛   法律法规 

 

争创“枫桥式人民法庭” | 倾心打造“人民满意”好法庭 解锁别样好“枫”景

发布时间:2024-12-13 16:52:12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落实最高人民法院“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示范活动,农垦法院按照省法院“一要二统三抓实”工作思路,深入落实“四化四解四到位”工作要求,农垦中院公众号开设争创“枫桥式人民法庭”专栏,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农垦法院各人民法庭在做深做实新时代“枫桥经验”、夯实人民法庭建设、助推基层治理现代化中的新面貌、新风采。

                                            法庭 “枫”景之蜿蜒河人民法庭    

    二九〇农场(现北大荒集团黑龙江二九〇农场有限公司)位于黑龙江省东部的松花江和黑龙江交汇处,绥滨县境内。东与同江市隔江相望,北与俄罗斯一江之隔。因其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被誉为“两江明珠·水韵之都”,宝泉岭人民法院蜿蜒河人民法庭便坐落于此。

    近年来,蜿蜒河人民法庭始终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辖区实际,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探索多元解纷新路径、新方法,持续优化司法服务,做实服判息诉,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司法新期待、新需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线上调解达协议 高效便民化纠纷

   “我本来以为对方在外地我的钱就没办法要了,真没想到还可以线上调解,现在事情解决了,第一笔还款也收到了,谢谢法官!”2024年10月,蜿蜒河人民法庭成功线上调解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原告李某在收到第一笔还款后,向法官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

    2021年4月,刘某在李某处借款100,000元,出具借据一份,双方约定在2021年年底前还清借款,如逾期未偿还,便支付利息。2022、2023年,刘某陆续还款60,000元,剩余本金40,000元及利息始终未偿还,李某多次催要无果后,遂诉至蜿蜒河人民法庭。

    承办法官了解案情后,认为案件事实清楚,法律关系明确,具备调解基础,便迅速与刘某取得联系。

   “法官,我也想还钱,我现在在外地打工挣钱,就是想早点把钱还上,要是现在回去调解,往返好几天时间,工作就没了。”

    考虑到刘某的实际情况,承办法官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通过“云上庭审”进行线上调解。庭审现场,承办法官通过平台上的视频通话功能,让双方当事人充分发表各自意见,引导双方换位思考,最终,在承办法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调解下,李某和刘某选择各退一步,刘某表示自己会在年底前分期将钱全部还清,李某则同意免除一部分利息减轻刘某的还款压力。

    蜿蜒河人民法庭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依托“人民法院在线调解平台”“云审”等互联网平台,建立“云调解”室,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让当事人在“家”就能解决纠纷,最大限度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实现沟通“零距离”,让调解工作更加灵活,从“当事人跑”转变成“大数据跑”,为化解矛盾纠纷按下快捷键。

                                              涉农纠纷无小事 款清案结暖民心

    2024年初,于某将自己承包的土地转包给居住在同一农场的张某,双方签订土地租赁合同,约定粮食直接补贴归于某,其余农时保证金、二次补贴等归张某,租期为1年。租赁期限到期后,张某多次向于某催要农时保证金、二次补贴等钱款,于某迟迟未给付,无奈之下张某来到蜿蜒河人民法庭寻求帮助。

    当时正值农耕时节,为了不耽误农时,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蜿蜒河人民法庭立即开通涉农案件“绿色通道”,对此案进行优先立案、优先审理。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多次联系于某,但于某都以农耕事忙为由表示无法到庭。承办法官多次前往于某承包地和家中,了解情况,耐心沟通,明悉利害,向于某讲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真没想到法官为了这样一件小事,驱车往返这么多次,您放心我一定全力配合。”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这笔钱关乎着一年的农耕生产能否顺利开始,关乎着一年的农业生产效益,只要你们俩能真正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我跑多少趟都值。”

    承办法官同张某来到于某备耕大棚,根据双方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调解方案,于某先偿还一部分欠款,既能解张某的燃眉之急,也可以让于某顺利开展农耕生产,剩余欠款在于某秋收后一次性还清。张某和于某同意了承办法官的调解方案,达成调解协议,于某当即给付张某农时保证金、大棚保证金、二次补贴等款项共计4,000元,二人握手言和,笑着向法官表示了感谢。

    蜿蜒河人民法庭紧盯农需、服务农事,开辟涉农案件快立、快审、快执、快结“绿色通道”,充分保证群众不因诉讼活动耽误农业生产。同时加大巡回审判力度,让群众在“家门口”和“田间地头”就可以参与诉讼活动,实现就地调解、就地审理、就地结案,力争在农耕季节,让群众少跑一趟腿、少误一次工。

                                               遗产继承起纷争 情法交融促家和

    2023年7月,本该安享晚年的王某突遭变故,儿子陈某因病去世,陈某的妻子李某放弃继承遗产,陈某去世后遗产被王某孙子小陈独占,王某多次与小陈联系商议划分遗产,小陈都以各种理由搪塞过去,无奈王某将自己的孙子诉至蜿蜒河人民法庭。

    案件受理后,考虑到双方系祖孙关系,为了避免扩大矛盾,法官决定在开庭前先行调解,从根源上解决双方争议,修复亲情的裂痕。

    调解过程中,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小陈表示自己的父亲生前负有债务,部分遗产已经偿还欠款,在父亲最后生病的阶段都是自己在照顾,理应继承剩余的遗产。而王某则表示自己作为陈某的母亲,理应享有继承陈某遗产的权利,陈某的父亲早年去世,自己已经年老,需要这笔钱渡过晚年。

    承办法官见状安抚着双方的情绪,在当事人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后,决定采取“背对背”调解的方式,缓和双方矛盾。法官以亲情为切入点,将“家和万事兴”的理念贯穿于矛盾纠纷化解的全过程,耐心倾听当事人的诉求、讲解关于遗产继承的相关法律法规,逐步消除祖孙俩之间的隔阂。

    在法官悉心调解下,双方当事人的态度逐渐发生了转变,意识到亲情和家庭的和谐才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最终双方就财产分配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并于当天履行完毕。祖孙拥抱言和,该案圆满化解。

    蜿蜒河人民法庭不断提升家事审判专业化水平,创新家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主动把实质性化解纠纷贯穿案件审理始终,推动家事纠纷止于未讼,通过“情绪疏导、温情规劝、社会介入、多元解纷”等方式,坚持融情于法,柔性化解,用“心”找寻最佳方案,用“情”修补受损感情,用“法”提供坚强后盾,让温馨和睦之风浸润万家。

    人民法庭是司法系统的“神经末梢”,是维护基层稳定、保障公平正义的桥头堡。蜿蜒河人民法庭将以“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为契机,持续加强诉讼服务便民、利民力度,努力高效化解矛盾纠纷,真正做到心系群众、司法为民,让人民群众在司法服务中切实感受到关怀和温暖。

责任编辑:谢佳利    

文章出处:黑龙江省农垦中级法院    

 
 

 

关闭窗口

您是第 25785314 位访客
黑龙江省农垦中级法院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汉水路82号   邮编:150090  
Copyright©2025 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黑ICP备11004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