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机构设置   专题报道   司法公开   法院工作   法官园地   法院执行   诉讼指南   法治论坛   法律法规 

 

农法刑事•上课了 | 方法统一 —— 刑事疑难案件裁判精解

发布时间:2025-07-24 18:22:56


    当刑事审判遭遇新型案件的复杂证据、疑难事实的认定困境,如何让裁判尺度更统一、司法质效再提升?农垦中院聚焦“刑事案件裁判思路”的专题,特邀省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刑一庭庭长范杰臣进行授课,对刑事疑难案件进行裁判精解,为新时代农垦法院刑事审判工作注入专业动能。
    应势而动
    破解审判“新考题”的必然之举  
    面对社会治理形势的深刻变化,刑事案件正呈现“证据形式更复杂、事实认定更疑难、法律适用争议更多”的新特点。从犯罪事实的认定到证据是否达到法定证明标准的审查,每个环节都考验着法官的专业素养与裁判智慧。本次培训是农垦中院直面审判实践“痛点”的主动作为,通过统一裁判思路,让刑事法官在复杂案件中找得准“标尺”、放得稳“天平”,最终实现司法公正与效率的双重提升。
    范杰臣庭长的授课直击刑事审判核心,从三个关键维度梳理裁判逻辑。
    证据审查“守门术”:围绕证据“三性”(客观性、合法性、关联性),详解不同类型证据的审查要点,强调“证据链闭合”是事实认定的根基——定罪量刑的事实需有证据证明,据以定案的证据要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综合全案证据需排除合理怀疑,助力干警从纷繁证据中“去伪存真”。
    事实认定“方法论”:针对事实认定的模糊地带,提出坚持主客观相一致原则。结合“一审认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二审改判交通肇事罪”的典型案例,解析如何避免主观臆断,让认定的事实经得起法律与时间的检验。
    诈骗犯罪“靶向药”:聚焦“非法占有目的”这一关键要件,通过案例剖析,明确借贷型诈骗、合同诈骗、集资诈骗等犯罪中“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标准,提供“看得见、用得上”的实践指引。
    
    授课结束后,学员代表畅谈感悟,实践难题的抛出让培训从“单向输出”变为“双向互动”。农垦中院刑庭李单丹法官坦言,范杰臣庭长将抽象的裁判规则转化为可操作的思维方法,这种“思路指引”比单纯解读条文更有价值。唯有形成科学稳定的裁判思维,才能在复杂案件中锚定法治方向,让每起案件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
    
    针对宝泉岭人民法院刑庭杜文龙法官、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农垦分院李环宇检察官提出的“鉴定材料提取保管有瑕疵是否影响鉴定意见采信”“行政机关收集的证据能否直接作为刑事证据使用”“推定的非法占有目的如何达证明标准”等问题,范杰臣庭长结合审判经验,以“案例+法理”逐一拆解,让困惑迎刃而解。
    
    下一步,农垦两级法院将把培训成果转化为审判质效的“加速度”:开展“裁判思路回头看”活动,对照授课内容梳理过往案件短板,形成“问题清单+改进方案”;针对诈骗类等重点案件提炼裁判规则,推动“同案同判”落地生根;将证据审查、事实认定标准融入日常审判,让每起案件都成为彰显司法公正的生动注脚,为辖区平安建设、法治建设交出更亮眼的“司法答卷”。

责任编辑:李源珈    

文章出处:刑事审判庭    

 
 

 

关闭窗口

您是第 26749764 位访客
黑龙江省农垦中级法院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汉水路82号   邮编:150090  
Copyright©2025 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黑ICP备11004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