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法刑事•上课了 | 文书贯注--以办案思维精塑裁判全程 发布时间:2025-07-31 17:40:50
引言
司法公信之基,案件质量所系
刑事裁判文书,绝非简单的文字堆砌,而是守护案件质量的生命线,承载司法公信的基石。锻造一份经得起法律、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合格刑事裁判文书,是审判工作不容有失的核心要务。
值此系列培训收官之际,我们以“砺刃”之志聚焦文书制作——唯有以审判能力为刃,在文书精研中反复磨砺,方能铸就司法权威锋芒。
裁判文书的制作,非案结后的“写”就之功,而是贯穿案件审理始终的“办”的过程。法官需将办案思维动态融入阅卷、提审、调查、庭审、评议各环节,在持续思考、实践、修正与完善中,将案件脉络、证据锁链、法律适用与裁判心证,逐步清晰、扎实地“办”入文书肌理。“写”,只是最后将精心“办”就的成果,以规范、精准的语言加以呈现。刑事裁判文书是“办”成的,不仅是“写”成的。
核心理念
办案思维赋能文书生成
本期培训聚焦“以办案思维促进文书生成”主题。一份优秀的裁判文书,其灵魂在于案件审理过程中形成的清晰、严谨、符合法律逻辑的办案思路。“文书贯注”之道,正是磨砺刑事审判技艺的灵魂所系。要以办案思维为血脉,贯通审理全周期;以裁判说理为筋骨,筑牢司法公信力。它要求法官将事实查明、证据甄别、法律推演的思考,如活水般灌注于文书脉络;将庭审对抗、规则确立的智慧,如熔金般铸就于裁判文书。文书的质量,直接映射出办案过程的扎实程度与思维深度。唯有将思考前置,将论证贯穿,在办案全程中不断锤炼事实认定、证据分析、法律适用及裁判说理的能力,才能最终在纸面上呈现出逻辑自洽、论证有力、令人信服的司法产品。这要求法官摒弃“事后补写”的惰性思维,代之以“案文一体、动态生成”的主动思维。
经验凝萃
全流程文书锻造指南

中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王威同志结合审判经验,分享了将办案思路转化为高质量裁判文书的实务经验。其核心在于构建一套贯穿审理全流程的文书准备机制:
深度阅卷,精研细判。制作详实阅卷笔录,精准提炼案件事实、证据要点、争议焦点及潜在辩点,为文书事实认定打下坚实基础。
聚焦庭审,提纲挈领。精心制作提审、庭审提纲,明确待查事实、待核证据、争议核心,提升法庭调查与辩论的引导与驾驭能力。
动态修正,即时补强。在审判各环节敏锐发现问题,及时通过补充调查、核实证据、深化论证等方式予以解决,确保案件事实认定清楚准确。
逻辑推演,正确适用。对案件事实与法律适用进行严谨论证,确保裁判结论符合法律规定与法理精神,避免逻辑断裂与法律误用。
类案检索,统一尺度。养成类案检索习惯,借鉴成熟裁判规则与说理方法,保障裁判尺度的统一性与前瞻性。
论证公开,充分阐释。将裁判理由形成过程清晰、透彻、有说服力地展现于文书,回应各方诉求,阐明裁判依据,实现“胜败皆明”。
通过以上环节的扎实落地,方能最终达成裁判文书“事实认定清晰确凿、证据采信充分有力、裁判说理透彻服人、法律适用精准无误、语言表述规范精炼”的高标准。
学思践悟
能力提升与理念共识
参训学员通过本次培训,认识到将复杂审判思维与严谨心证过程,清晰、规范、富有说服力地呈现于裁判文书的重要性,高质量庭审是高质量文书的前提,而高质量文书则是高质量庭审的结晶与升华。对“办案式写作”的内涵理解更为深入,增强了制作事实清、法律准、说理透的刑事裁判文书的信心和决心。
未来擘画
统一规范驱动审判精进
下一步,农垦两级法院将着力推动相关工作,深化培训成果转化。一是统一办案思维,贯通案件审理和文书制作流程。促使文书制作真正成为案件办理流程中不可或缺、自然衔接的核心环节,确保办案思路与文书表达无缝对接、流程清晰。二是构建规范体系,打造精品文书样板。研发刑事裁判文书制作规范指引,精心打造并推广具有示范效应的优秀文书样本和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化、精品化范本。三是展现成效,助推审判工作进阶。以高质量裁判文书完整、清晰地呈现刑事领域技术运用、规则完善、效能提升的现代化路径。
结语
“收官砺刃”,其意在“砺”而不止于“收”。本次培训既是系列终章,又开启了文书质效精进的新征程。农垦法院将持续锚定“办案思维贯穿全周期”的制作理念,以思维之贯注铸文书精魂,以匠心之砥砺显司法公信,以一份份承载正义的精品裁判文书,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新期待。
责任编辑:李源珈 文章出处:刑事审判庭 |